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國企改革1+N方案正研究制定 望明年1季度出臺

  • 發佈時間:2014-12-10 08:01: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以來,新一輪國企改革浪潮以混合所有制、分類監管、組建投資運營公司、員工持股、薪酬改革為主線,正從中央到地方,以“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模式加速推進。部分專家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隨著“1+N”個改革方案制定出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藍圖正逐漸清晰,一系列觸及到核心問題的改革措施相繼落地,不僅能夠激發大批國有股的活力,也將激發股市的原動力,有望催生新一輪的牛市。

  “1+N”釋放巨大紅利

  自今年年初,國資委[微網志]提出要抓緊出臺實施方案,確保全面完成列入2014年中央改革要點的各項改革措施以來,國資國企的各項改革正加速推進。

  今年7月,國資委[微網志]選擇六家央企試點“四項改革”,意味著央企改革正式啟動。據悉,第一批六家央企四項改革試點方案經國資委多次審議,已基本定稿近期就可發文實施。

  從頂層設計來看,近期,國資委領導分赴部分中央企業和地方國資委開展密集調研。此次調研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中央企業經濟運作情況和地方國資委國資監管、國企改革發展有關情況,確保完成2014年全面工作任務,提前謀劃2015年各項工作。

  在近日召開的國資委黨委會議中,會議提出了八項具體措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要求集中力量做好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和有關專項改革文件的修改完善工作,全力攻關國有企業改革重點難點問題,並提出要加快推進“四項改革”試點工作,努力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據悉,改革方案可能以“1+N”形式發佈,目前在頂層設計方面有8個改革方案正在抓緊研究制定,有望于明年一季度出臺。

  從地方來看,目前已有25個省市公佈了國企改革方案,主要內容包括國資改革帶動國企改革、實施分類監管、發展混合所有制、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實施股權激勵機制等。從地域上看,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省份國資改革走在了前列,較有代表性。在改革方向上,多地國企改革明確提出“功能重組”和“上市混改”兩條改革路徑,要求“充分運用市場化、證券化方式”實施各項改革。

  分析人士指出,國資國企改革正自上而下全面鋪開,隨著政策的相繼落地,明年在混合所有制、資本經營公司、員工持股等諸多敏感問題將會出現重大突破,改革紅利逐步釋放,積累的矛盾有望迎刃而解,蓄積已久的動力會集中爆發,宏觀經濟企穩的基礎將更加牢固,投資高潮將很快形成。

  萬億國資重塑國企估值

  “各地正在啟動的國資國企改革是國有資産與民營資本的融合,會成為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重頭戲,而資本市場是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渠道。”深交所[微網志]總經理宋麗萍近日在“第十屆地方政府資本市場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如是説。

  事實上,“國企改革行情”已經在相關企業以及上市公司啟動。

  作為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的中國建材旗下上市公司洛陽玻璃方興科技均停牌,相關重組正積極進行中。根據公告,洛陽玻璃擬置出的資産預計是該公司的普通浮法玻璃業務和其他相關資産等,擬置入資産預計為蚌埠中建材資訊顯示材料有限公司的100%股權;方興科技擬購買獨立第三方所持有的資訊顯示類資産。

  近期,中糧係也動作頻頻。近日國資委宣佈中國華孚整體併入中糧集團,這使得中糧集團打造全産業鏈的戰略又向前邁進一步。隨著華孚集團的併入,中糧集團間接介入了酒鬼酒,不僅將業務拓展到白酒領域,中糧食糖業務的規模也將進一步放大。中糧係旗下的中糧生化中糧地産中糧屯河近期表現亦相當搶眼。

  國投係的整合也在加速,國投旗下的中紡投資國投中魯均發生重大資産變化,前者擬收購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等持有的安信證券100%股份,後者被江蘇環亞借殼變身為醫療服務提供商。一系列的動作或標誌著改革的全面啟動。

  此外,中國醫藥吸收合併天方藥業後,基本實現通用技術集團醫藥資産的整體上市,使中國醫藥具備了醫藥工業、醫藥商業和國際貿易在內的完整産業鏈;而中國節能旗下的啟源裝備12月3日宣佈停牌,市場人士分析稱,大股東有望于近期推行央企改革工作。

  二級市場來看,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定增節奏明顯加快,前11個月內就已實施366項,超過2013年全年;11月有51家A股上市公司宣佈了定向增發預案,環比上升8.51%。方案中以並購重組和項目融資為目的的定增項目佔了絕大多數;從行業來看,製造業、能源等行業完成數量較多。

  安信證券認為,國企改革是今年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投資主題之一,同時它也是一個長期而豐富的主題,將隨著國企改革方案的逐步公佈而對A股市場造成層級式的衝擊。據統計,非金融行業的央企上市公司2013年年底總資産達14.6萬億,佔到全部非金融股票的一半,而大量的央企資産仍歸屬於集團層面,並沒有上市,因此央企改革除了在資本市場上利好相關股票,在集團層面也將引起暗潮涌動。各集團層面的資産有望通過混合所有制、市場化運營、與地方經濟融合等途徑來提升資産品質與營運效率,在企業行為上體現為資産注入、整體上市、重組並購以及借殼上市,並進一步對上市公司造成估值上的影響。

  催生新一輪牛市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微網志]認為,此次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説比股權分置更徹底,通過引進民間資本,健全體制機制,提升估值水準,能夠激發大批國有股的活力,同時也激發了股市的原動力。隨著引入民間資本、國企經營效率化,市值管理的加強、供需關係的逆轉,增量資金的入市,牛市的基礎更牢固,A股正在步入真實的牛市。

  此外,多位受訪人士認為,此輪國企改革有望催生新一輪的牛市。首先,隨著國企改革的推進,引入民資、提高資産證券化率等措施的相繼落地,將使得國企兼併重組高潮即將到來。其次,國企改革過程中,企業行為將趨於市場化,將帶來整體社會融資成本的下降,並推動生産率的提升,而企業治理結構改善使其經營導向從非市場和半市場化向市場化轉變,將釋放出大量優質的銀行貸款和社會融資資源,從而帶動全社會融資成本趨勢性下降。反映在資本市場上,除了以上提到的企業盈利增長,企業的估值也將隨著社會資金成本的降低而得到極大的提升。第三、資本市場定增的興起實際上意味著産業資本為代表的增量資金進入股市,隨著定向增發的升溫,上市公司會承受參與定增的機構以及大股東等各方壓力,會採取各種手段來護盤或採取其他資本運作手段。下一步有兩條主線值得投資者關注:一是具備條件,可先行先試的央企,尤其是已經納入試點範圍的央企;二是市場基礎好、示範性強,優先選擇試點模式更詳細、試點企業已明確的地方國企。

  混改預期

  料撐起銀行股盛宴

   多種跡象表明,銀行業改革正在加速,其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大亮點。目前中國商業銀行絕大部分仍由國有資本絕對控股。完善法人治理、提升經營效率,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是有效方式。

  下半年以來,隨著交通銀行民生銀行相繼發佈公告表明要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出員工持股計劃,混改預期已經在資本市場上推動銀行股掀起巨浪。預期未來隨著相關政策逐步明朗化並落地,銀行股有望持續價值盛宴。

  銀行混改“絆腳石”:股價低估

  2013年末十八屆三中全會把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提到了更重要的地位;混合所有制經濟從過去作為補充一躍成為了基本經濟的重要實現形式;鼓勵非國有資本的參股和控股;此外,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

  業內人士指出,金融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逐漸清晰,政府自上而下推動改革決心堅定,員工持股計劃相關法規已陸續出臺。未來幾年,圍繞銀行業的重要變革之一將是通過股權結構多元化提升銀行經營效率。

  申銀萬國[微網志]研報認為,銀行混改的主要途徑包括:一是引入戰略投資者,包括擁有技術、産品和資金優勢的企業取長補短,或者引入社會資本進行規範化運作;二是加入自然人,允許員工持股將使得資本和勞動有機結合,提升銀行經營效率;三是採取分拆上市的方式來優化整體的融資能力和治理結構。為了保障國有資産不流失,銀行股股價至少達到凈資産1.1倍以上,才可以引入新的投資者。當前,股價低估已成為銀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大障礙,銀行股未來一年有望迎來價值盛宴。

  員工持股:民營破冰 國有待發

  今年11月8日,民生銀行公佈了員工持股計劃相關草案,成為金融類企業員工持股計劃重啟第一例。

  2009年財政部暫時停止了金融類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實施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並要求其他相關金融企業參照執行。直到今年,員工持股計劃才得以重啟。6月,證監會[微網志]出臺《關於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民生銀行隨後公佈了員工持股計劃相關草案。

  有媒體報道稱,財政部版的管理辦法有望于2014年底前推出。若這一辦法推出,國有銀行推行員工持股計劃將無政策障礙。

  中金公司認為,民生銀行最近披露的員工持股計劃總額80億元,四大行員工數十倍於民生,且全行員工持股(民生是核心員工),預計其員工持股計劃很可能接近或超過80億元。

  有機構預測,國有控股比例高、估值低的中行有望成為最先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銀行。

  此外,員工持股綁定三方利益,市值管理勢在必行。申銀萬國預計上市銀行推行員工持股計劃將主要以兩種方式為主。第一種是以自有資金、遞延獎金等薪酬通過二級市場購買,銀行可能提供部分的融資支援。此類方式限售期為1年,將有力支撐股價。同時為了保障員工利益,未來1年銀行市值管理日趨重要。第二種是以自有資金、遞延獎金等薪酬參與定增,銀行可能提供部分的融資支援。這種方式可以補充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是平衡上市公司、股東和員工的最優方案。定增方案中員工持股的價格一般會打九折,限售期為3年。在這種方式下,上市銀行從公佈方案前到未來3年解禁期間都將加強市值管理,提升估值水準。

  上海國資改革:方向明確 方法多元

  作為地方國資國企改革重鎮,上海在本輪改革浪潮中成功打響了第一槍。隨著上海國資國企改革週年的臨近,近期上海的改革動作頻繁:12月6日,自儀股份正式公佈公司與臨港集團的重組。此前,上海另一家國企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告借殼上海棱光實業上市。此外,上港集團員工持股、華誼集團整體上市、錦江國際海外佈局等也正在有序推進。

  觀察上海國資國企改革一週年,國企分類監管、混合所有制改革、國資流動平臺建設、國企走向海外等幾大主要方向上,改革持續發力。據悉,下一步上海國資國企改革還將繼續抓住上述主線,但在具體操作上或有創新,改革“方向明確、方法多元”。

  近期,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再度發力,背後的邏輯是上海已經在國資國企改革上形成了階段性的“經驗”,在改革進入週年之際,國資國企改革動作的頻頻落地也在意料之中。

  12月6日,自儀股份和臨港集團重組方案正式公佈。公告顯示,自儀股份擬注入臨港資管全資持有的臨港投資100%股權及臨港投資下屬部分園區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資産預估值28.5億元。在重組完成後,自儀股份主營業務將變更為園區開發和經營,臨港資管將成為自儀股份的控股股東。同日,上海區屬國資上市公司市北高新公告稱,公司重大資産重組方案已獲上海市國資委原則同意。根據此前公告,市北高新擬以9.79元/股,向市北高新集團發行股份約13367.47萬股,購買其持有的上海市北生産性企業服務發展有限公司和上海泛業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兩家全資子公司各100%的股權。

  同時,上海國資國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員工持股等方面的改革也在有序推進。本輪上海國資國企改革中,將上市公司作為混合所有制的重要實現形式。被市場認為有整體上市預期的華誼集團目前正在積極進行資産梳理和整體上市基礎階段研究。據華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訓峰介紹,華誼集團將加快整體上市成為公眾公司,目前華誼集團除3家上市公司以外的核心資産平均凈資産收益率超過10%,已達到上市的基本條件。上港集團則在11月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4.33元/股,向上港集團內部員工發行不超過4.2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8.186億元,推進員工持股。

  此外,11月28日,城市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專業企業——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企業從企業法人改制為公司法人。今年7月,上海提出的“經過3-5年的持續推進,基本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的目標正逐步落地實施。

  上述改革動作只是上海國資國企改革一週年中眾多改革的幾個“片段”。觀察上海國資國企一年的改革,可以發現國企分類監管、混合所有制改革、國資流動平臺建設、國企走向海外等是上海本輪改革的幾大主線,也是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幾大亮點。上海市國資委人士介紹稱,上述改革方向在全國國資系統來講,上海都有其鮮明的創新性。僅就國企分類監管來講,當前上海競爭類、功能類、公共服務類的劃分,“目前是適合上海國資的實際情況的,同時也引來不少外地國資監管部門前來取經”。國資流動平臺則是本輪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制度設計,預計在實質性啟動後將為國資的合理、高效流動提供制度支撐。

  另外,上海國資國企還有面向海外的有利條件。上海國企中,光明集團近期頻頻在海外收購,收購動作聚焦公司主業——食品行業。錦江國際則重點在海外並購優質酒店資産,佈局全球酒店市場。上述國資委人士認為,上海國企擁有接觸國際市場、參與國際並購等的相對優勢,上海國企走向海外也相對較早,但上海國企在海外投資、兼併收購中將始終堅持做大做強公司主業,並注重對兼併收購資産的消化吸收。

  據透露,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新階段仍將堅持上述主線,且將形成系統化的改革框架,可以預期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新階段將繼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國企走向海外、鼓勵國企實施員工持股等。“改革大方向大家基本都能看清楚,但在實際操作中,上海目前希望有更多的探索,也希望改革的具體措施更多元化”,上述人士介紹稱。

國資改革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長春一東 27.17 0.70%
2 北方創業 17.60 0.17%
3 國投電力 8.83 0.00%
4 深康佳A 7.27 -0.14%
5 中儲股份 10.38 -0.3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航地産 12.17 -5.51%
2 飛亞達A 16.45 -5.46%
3 中航重機 19.40 -4.58%
4 洛陽玻璃 33.27 -4.48%
5 中糧地産 14.42 -4.00%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