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9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掘金機會凸顯 資金積極佈局銀行H股

  • 發佈時間:2015-04-11 01:10:0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陳瑩瑩

  隨著資金大量涌入,銀行A股作為大盤藍籌股受到資金追捧。截至2015年3月31日,國有四大行A股漲幅平均接近50%。但與此同時,四大行的H股股價並未如A股般強勁增長。2014年以來,四大行H股股價平均增幅僅為11%左右。券商分析人士指出,目前AH股溢價指數不斷走高,H股估值明顯低於A股,未來料有更多市場資金開始轉向港股,尤其是銀行H股的“掘金”機會開始凸顯。

  市值排名“生變”

  蟄伏多年的銀行A股終於一掃此前的“破凈”狀態,尤其是幾波強勢上漲,最終引領大盤衝上4000點。數據顯示,目前建設銀行市凈率(P/B)最高,為1.10倍。中國銀行市盈率(P/E)由2013年末的4.79增至7.11倍,市凈率(P/B)也與其他銀行處於大致相同水準。分析人士指出,過去一段時期,中行股價漲幅顯著高於同業,其重要原因在於此前其股價估值水準P/E和P/B水準顯著低於可比銀行,因而獲得較多券商分析師和買方機構的認可,尤其是受到A股市場公眾投資者的追捧。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銀行A股加速衝高上揚,而H股的表現卻相對低迷,走勢明顯落後A股,可謂“一半海水,一半火焰”。AH股溢價指數不斷走高,這也導致了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的國有四大行市值“生變”。據了解,目前工農中建四大行的“A+H”股本佔比分別為75.65%+24.35%、90.5%+9.5%、71.59%+28.41%、3.84%+96.16%。

  券商分析人士指出,這種股本的結構性差異也解釋了四大行在2014年以來為何市值增長幅度有所不同:A股市場的強勁增長與H股市場的不溫不火,使H股佔比超過96%的建設銀行市值增長不足12%;而A股佔比超過70%的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這一數值則達到28%、40%和60%。

  “掘金”銀行H股

  正是A股、H股市場表現的反差,使得各路資金開始馬不停蹄地佈局現階段低估值的港股市場。儘管銀行股價走勢理論上取決於銀行經營業績、資産品質與競爭實力等基本面因素,但實踐中更多地受到資金流動性、投資情緒及預期變化等諸多市場因素影響。眾多研究機構認為,隨著海量資金“南下”,將大大改善港股流動性,銀行A股的不俗表現有望延續至銀行H股。

  券商分析人士認為,結合目前國家政策走向,通過對A股、H股兩個市場的比較,現階段低估值的港股市場處於極佳的“掘金期”。就目前來看,中資銀行雖然面臨中國經濟“三期疊加”,但國企改革和結構調整有望為經濟注入全新活力,帶來資産價值重估,同時金融改革也將同步推進,金融混業趨勢確立,協同效應顯現,高估值業務板塊的注入有望提振銀行股估值;混合所有制改革、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的推進有望改造銀行治理結構,推動銀行股估值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披露的中資銀行2014年年報數據顯示,以工、農、中、建等為代表的多家上市銀行息差水準持續改善、不良貸款或已進入“下半場”,銀行H股的投資潛力更加凸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