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深陷放貸“尷尬” 銀行機構資金“曲線”入市

  • 發佈時間:2014-11-21 00:30:4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臨近年底,銀行等金融機構已不再單純“缺錢”,反而紛紛吐槽放貸的“尷尬”:資質好的企業被過度授信,錢多得“燙手”,追著放人家也不要;非優質企業又被極度避險,追著要利率多高也不給,申請銀行貸款難於上青天。

  寬裕的資金往何處去?資深銀行人士透露,在樓市、基建不再景氣的情況下,受三季度以來賺錢效應的刺激,逐利的資金通過各種途徑流向股市,例如貿易融資、曲線配資等。

  銀行界人士的上述説法得到了私募的印證。呈瑞投資的投資總監介紹,近半年來,私募不斷上演發行“神話”,私募基金髮行頻現一日售罄。而且,目前投資者的融資渠道不僅限于券商融資,可能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從銀行流出的信貸資金。資金流向股市的跡象已經相當明顯。

  年底“不缺錢” 銀行“懼”風險

  11月20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簡稱SHIBOR)3個月以上期限的品種仍全部下行,延續此前走低的趨勢。

  “銀行間市場的資金很寬裕。之前的信用風險在暴露,銀行對非優質企業避之唯恐不及,貸款不好放啊。”某城商行的支行行長盧新(化名)嘆了口氣,掐滅了手中的煙頭,“看著吧,到年底,利率會進一步降低。”

  今年年初,銀行的貸款額度相當緊張,貸款利率也隨之飆升。“但現在是放也放不出去。”盧新説。

  據人民銀行11月14日發佈的數據,10月末,本外幣貸款餘額85.21萬億元,同比增長12.9%。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80.13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去年同期低1.0個百分點。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最新報告稱,10月份居民中長期貸款、居民短期貸款以及企業短期貸款都出現同比少增的現象。特別是當月企業短期貸款僅新增179億元,同比少增1969億元,形成餘額同比增速僅8.5%,反映企業經營活力不足。以住房按揭貸款為主體的居民中長期貸款也處於增長放緩態勢之中。企業中長期貸款總體平穩是信貸投放中的積極因素,顯示基礎設施建設和國家重點項目投資總體較為穩定。不過,需要注意到的是,銀行信貸期限結構再次進入久期延長週期,中長期貸款與短期增速已出現逆轉。

  從10月社會融資情況看,銀行委託貸款、承兌匯票是表內人民幣貸款的重要補充,二者明顯收縮,一方面是銀行主動控制的結果,另一方面反映實體經濟資金需求較弱。

  除了實體經濟不振讓銀行放貸左右為難,風險的暴露也讓銀行對非優質客戶極度“懼怕”。盧行長介紹,大家都説社會融資成本高,其實不是那麼回事。優質的企業,被過度授信,銀行追著他們放貸,只收基本利率。其餘稍微有點風險的企業,又是不論利率多高也不敢放。造成這種極端情況的原因是銀行、整個社會都缺乏對風險定價的方法。

  “這也是最近P2P很火的原因。但銀行都沒把握的風險定價,其他機構是不是就做得好,還很難説,風險定價也只能在這些競爭中完成。”盧行長説。

  據浦東新區法院提供的數據,2011年-2013年度,該院共受理銀行金融借款案件3,771件,受案總標的額達人民幣230億元。其中,2011年上半年受理銀行金融借款案件248件,下半年受理285件;2012年上半年受理328件,下半年受理556件,全年較2011年增長65.85%;2013年上半年受理901件,下半年受理1,453件,全年較2012年增長166.29%。

  浦東新區法院獨家提供給中國證券報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到10月,該院受理金融借款案件3,043件,收案標的額累計達219億元。其中涉鋼貿金融案件仍然佔比較大,達2,759件,佔金融借款案件收案數的91%。案件在數量長期居高的形勢下,除了延續被告眾多、標的額大、保全率高等特點,也逐漸顯現出新的趨勢:鋼貿上下游産業漸受波及,被告從鋼貿銷售商擴大到鋼鐵生産商,從鋼貿商個體轉向鋼貿市場類公司整體,聯保聯貸引發的區域性、系統性風險逐漸增加;各銀行不良貸款處置力度加大,原告從以股份制銀行為主,逐漸擴大到國有大型銀行;企業宣告破産多,牽涉的糾紛類型從借款等金融案件擴大到各債權人向破産企業主張債權的一般商事案件;大部分能夠聯絡到的被告已在過往案件中配合調解,目前案件中的被告多數下落不明或故意設置訴訟障礙,導致案件快速審理難度加大。

  各顯神通 逐利資金流向股市

  逐利的資金必然要流向收益高的地方。

  “房地産的投資機會在減少,無風險利率在下行,資金總得有一個池子來裝,因此,資金入市的邏輯在加強。”資深業內人士稱。盧行長透露,今年9月份以來,資金向股市流動的趨勢就比較明顯了,通過各種途徑。他們已經感覺出有些客戶的資金在往股市流。

  “最簡單的途徑是貿易融資。有些客戶向銀行申請貸款採購貨物。這些貨物銷售出去之後,貿易商並不急著還銀行錢,而是到股市投資,這是最常見的。”盧行長介紹,“其實客戶在做什麼銀行還是大體知道的。”

  除了銀行信貸資金被挪用至股市的“灰色渠道”外,銀行資金也在堂而皇之地進入股市。

  “股票市場漲勢再現,融資融券標的不夠?資金太少賺得不多?XX銀行為您的牛市之旅添磚加瓦!利率更低,杠桿更高,標的更廣,選擇更多,股票融資就來XX銀行!詳詢電話……”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期常常收到這樣的短信。

  記者致電客戶經理後了解到,客戶最低出資額為300萬元,之後銀行會“配資”進來,可以選1:1、1:2、1:3。也就是投資者如果出300萬元,銀行最多配資900萬元進來。期限分為半年和一年,利率從7.9%到8.6%不等。上述業務和券商的融資業務基本一樣了,但利率比券商更低。

  據公開資訊,上述銀行為客戶配資炒股的産品,需要借用信託子賬戶。一個信託母賬戶一般可拆分為十幾個子賬戶。母賬戶真實存在,但並不實際操作,主要的操作由子賬戶完成,每個子賬戶可以由不同人操作,從結構上看類似“傘”形。這就是多年前就在券商營業部大量發售的“傘型信託”,那時的銀行配資主要來自銀行理財産品所募集的資金。

  此外,目前不少券商營業部也推出結構化融資業務,其資金來源也主要是商業銀行。券商找來銀行理財資金和信託公司,搭建類似上述的“傘型”融資結構,證券公司收取10%左右費用,除了支付銀行理財資金和信託公司費用外,證券公司將剩餘資金作為顧問費用。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的報告認為,受市場利率總體下行、政策鼓勵等多重因素影響,10月資本市場融資延續較旺盛態勢,當月新增融資額2696億元,環比尤其是同比多增明顯,特別是企業債務融資活躍。

  認購踴躍 資金借道私募佈局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嗅覺最靈敏的投資機構,私募基金也已感到資金的豐沛,並開始佈局。

  創勢翔11月17日發行的一隻新品,開始10分鐘就賣出2.4億元。此前德傳醫療基金開放申贖,一天凈流入資金超過2億元。一家今年3月成立的私募機構目前産品規模已經超過10億元。據介紹,近期在銀行和券商發行的私募産品一天銷售上億並不鮮見。此外,券商等機構産品發行也開始火爆,興證資管旗下兩款集合理財産品近7億元的規模五天售完。

  上海呈瑞投資相關人士介紹,從今年9月份開始,他們公司陽光私募産品主動性申購的規模就開始擴大。呈瑞投資一度憑藉私募投資收益排行冠軍的産品呈瑞1期而被外界熟知。去年6月份,呈瑞投資經歷股權變更和投研團隊重建,今年4月獲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證書。目前正在運作7隻陽光私募産品。

  呈瑞投資分析,牛市需要有兩個大的因素來推動:人氣和資金。人氣來自宏觀經濟、估值和公司業績,資金包括存量和增量資金。目前牛市需要的低估值、增量資金等條件已具備,如果上市公司業績增速見底回升,將會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尤其是增量資金方面,首先是券商融資規模已經從年初的3000多億大幅增長到目前的7000多億元。其次,從居民資産配置角度而言,樓市的吸引力已經大幅下降。股市的投資價值則隨之顯現。從投資者的情緒也能看出股市對資金的吸引力在增加。

  呈瑞投資的投資經理楊類禹介紹,呈瑞會把新産品的發展重點放在新三板上。據介紹,呈瑞投資目前已發行新三板投資基金試點産品,募集金額3000萬元左右,並已完成對項目公司的投資。接下來,將正式募集新三板1期,現已在産品設計階段,規模預計在6000萬元到1億元。“資金認購非常踴躍。”楊類禹介紹説。

  據私募排排網的統計數據,10月份新發行的私募基金産品達293隻,其中有228隻是結構化融資産品。而這類結構化産品的優先級資金很多都是來自銀行的理財資金或者是財富管理中心高凈值客戶的資金。

  中國投保基金最新數據顯示,11月10日至14日一週內,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銀證轉賬增加額為2804億元,減少額為2490億元,凈變動額314億元,較前一週凈流入再度增加。自今年10月份以來,除了因打新資金流出的一週外,證券市場保證金周變動全部呈現凈流入。

  中國結算11月1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1月10日至14日,滬深兩市新增A股開戶數為24.3萬戶,較前一週上升3.27%,連續三周環比上升,這一數據也創下近兩年半以來的新高。這表明,目前場外資金入場意願呈現出較好的連續性和平穩性,對A股市場而言有著積極意義。

  實際上,近期A股的表現也反映了這一趨勢。下半年以來,滬市成交額已經增長到日均2000億元,而上半年日均成交不到1000億元,並在11月11日創出3313億元單日成交天量,這與新增資金的持續支援有著密切聯繫。

  券商營業部反應,從新增資金類別看,近期涌入的保證金來源呈現多樣化特徵:房地産、打新資金沉澱、銀行理財等,都成為A股資金重要的流入渠道。

  國泰君安最新發佈的2015年投資策略稱,A股投資正在擺脫存量資金博弈,進入增量資金驅動下“立體博弈”時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