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被市場遺忘的劉墉書法

  • 發佈時間:2015-04-04 00:56: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駱海燕

  劉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號石庵,清朝政治家、書法家,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他引領書法浪潮,學習古人卻又超越古人。劉墉的書法用墨厚重,體豐骨勁,渾厚敦實,別具面目,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與成親王、翁方綱、鐵保並譽為清代四大書法家。2015年春拍,嘉德、保利、匡時等各大拍賣公司都將推出劉墉的書法作品。

  價格低於價值

  隨著拍賣市場走高,劉墉的書法作品的價格相比前些年有所漲幅,但仍遠遠不能體現其價值。

  劉墉書法在市場上出現還是較早的。1995年,北京嘉德公司第14期週末拍賣會上,首次推出一件劉墉的書法四條屏,一露面便引起買家爭購,從2萬元起拍,直至4.51萬元成交。有此良好開端,劉墉書法成了各家拍賣公司的常客,不論尺幅大小,身價越來越高,一幅書法扇面即可拍至萬元。1997年,瀚海公司曾在一場拍賣會上同時推出5件劉墉書法,收槌後統計,5件拍品悉數成交,最高價為3.08萬元,最低的也有2.2萬元。除北京外,其他城市如上海、廣州、南京、成都都有劉墉書法上拍,價位也穩定在單件數萬元的水準。1998年前後,大量劉墉作品入市,加之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國內藝術品市場低迷,劉墉的書法作品一度走低。1997年7月,北京榮寶拍賣一件劉墉的行書聯,竟然只以3800元成交,價格之低難以想像。2000年前後,因市場行情看弱,藏家惜售,市場一度少有劉墉作品出現,價格一直在2萬-3萬元之間徘徊。

  在近十年的書畫拍賣中劉墉書法作品向上趨勢已初見端倪。2002年秋,上海敬華拍賣一件劉墉《臨初唐軸》,就以13.5萬元成交。上海新世紀亦有一件劉墉行書立軸,因作品精到,1.2萬元起拍,被爭至11萬元。2013年,北京保利八週年春季拍賣會上,中國古代書畫夜場中一件劉墉行書作品經過買家輪番爭奪,最終以575萬元落槌成交。此軸為水墨紙本,高189釐米、寬88釐米。此作品沉著豐肥蘊含內力,生拙天真,拙中寓巧,集前人諸家特點融會貫通而成自家面貌。初看此作,字體柔軟圓滑,細賞則結字分明,內含剛勁,變化無常,氣象恢弘雄偉。此幅作品前後經過三次拍賣才創造出這樣的高價,穩居劉墉字畫拍賣最高成交紀錄。同年,北京匡時秋拍古代書法專場中的行書《風月堂詩話》也以259萬元的高價成交。去年一年中,各大拍賣公司也都相繼推出一幅或多幅劉墉書法作品,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例如中國嘉德秋拍中一幅行書手卷以196萬元成交,北京盈時秋拍中行書六條屏立軸以173萬元成交,西泠拍賣秋拍中的行書臨古帖,成交價也在109萬元。隨著藏家審美觀念的提高和精品意識的增強,劉墉書法作品的整體價位還將上升,其中的精品價格完全有可能超常規。

  未來潛力無限

  作為書壇公認的清代帖學第一的劉墉書法,一直備受褒貶,這點從其綽號上便可知曉。因其喜歡濃墨用拙,所以時人稱他為“濃墨宰相”,也有些人叫他“墨豬宰相”。劉墉書法的市場表現與其學術地位不盡相符,反差之大在這個級別的書法家中是少見的。與劉墉同時代書壇另一流派“碑學”大師鄧石如相比,早在1995年嘉德秋拍鄧石如的書法作品,一件七言對聯就能拍到高達20.8萬元的價格,而劉墉的單幅作品還是萬元級別。當然,不可否認,劉墉作品的存世量相對同時代的人要多,部分收藏者對其作品風格也持有保留態度,但公正地看待劉墉書法,確實不敢側目,必須正視,他畢竟是清代書壇上開宗立派、獨具自家風格、屈指可數的大師級書法家。那些看似棉花團團的筆墨之中,暗寓無限風光,細細琢磨,便有鋼針隱匿,敲之有金屬之響。因此,劉墉的作品,特別是代表性的精品,應該有相當大的升值空間。

  專業人士也提醒買家,由於劉墉在世時社會影響及社會地位極高,由於公務繁忙,其書法作品有贗品和代筆,尤其劉墉姬妾的代筆作品流傳更多,但是她們的作品字體多肉而無骨,落款經常只有“石庵”,並鈐有“石庵”長腳印等特點。因此,買家及藏家在入手的時候應多做功課,搜尋資料,和專業人士交流。

  拍賣專家告誡,收藏者不能只看價格,而不關心作品本身,千萬不要抱有撿漏的心態進入市場。劉墉的作品有的每平方尺十萬元,也有的每平方尺一萬元,這其實就是精品與應酬之作的差別,或者是真跡與贗品的差別。隨著時間的推移,流傳有序的真跡會慢慢沉澱在真正喜歡劉墉書法的藏家手裏而不再流向市場。因此,在未來的藝術品市場,劉墉的書法價格只會越來越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