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改革加速有助股市“小牛”

  • 發佈時間:2015-01-31 08:02:00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A股市場迎來了一場饕餮盛宴,全年累計漲幅達到53%,五年來首次跑贏全球其他主要股市。然而,2015年新年伊始,A股市場卻出現了短期暴跌暴漲的走勢,特別是1月19日,滬指單日暴跌高達7.7%。

  應該説,在市場拉升過程中的暴跌暴漲、以及缺乏實體經濟支撐面下的當下A股格局,充分表明2015年的A股市場,很難興起持續的大牛市行情。更何況,在經濟下行態勢並未發生逆轉、且制度治理尚需完善之下,如果陡然興起一輪大牛市行情,則這種行情不僅泡沫嚴重,而且由於投機性資金抽離出實體經濟,反而會對我國實體經濟造成傷害。

  以自2014年11月開啟的本輪牛市為例,其並沒有經濟基本面的配合,這種逆經濟現狀而上的股市,如果指望其持續“大牛”,顯然不符合我國經濟實情。畢竟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股市的過分上漲會形成資産價格泡沫。

  2015年很難有持續、也不必有的大牛市行情,但是,一個穩定趨升的小牛市行情,卻是極有可能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國當下經濟所需的,因為,對於此前數年持續不振的A股市場而言,A股走出一個可持續的小牛市行情,不僅是我國經濟調結構的信心所需,更可以對我國實體經濟構成推動作用。

  綜合分析,除了當前A股階段性高位震蕩的慣性之外,2015年A股欲想走出一個可持續的小牛市行情,尚需一些“微刺激”,當然,有必要説明的是,這樣的微刺激,並非是政策市的助推,而是主要指實體經濟的結構性轉變、以及證券市場制度層面的完善。

  首先,從實體經濟層面來看,要讓股市與實體經濟良性迴圈。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其功能就是優化資源的配置效率,提升市場經濟的活力。要想股市走向理性繁榮,實體經濟層面的配合不可或缺,必須要緊抓實體經濟的建設,一方面,要將更多的資金配置到高效的經濟環節,催生新産業、新模式,加快企業的創新,著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另一方面,大力推進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力度,大力推進國有資産資本化、證券化,全面提升國有企業的效率,持續釋放改革紅利,讓實體經濟和股市形成良性迴圈。

  其次,從A股市場的制度改革層面看,當前A股市場正在經歷一輪新的變革,而這種變革的來源就是制度的推動。從退市制度的改革,到即將啟動的IPO註冊制,這些都意味著A股市場將進入到真正流動和開放的階段,資金會更多地流向到藍籌股和成長股,遠離垃圾股,沒有業績的殼公司將失去價值。更多優質企業的上市,將使得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得到提升。未來,A股市場將呈現出從封閉市場轉變到開放市場的新格局,這意味著股市投融資更加遵循市場規律,更加有效。過去,A股市場通過股權分置改革迎來了一波牛市,如今,推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對原來發行審批制度的進一步的改革,或將為A股市場迎來新一波牛市。

  再次,以滬港通為代表的A股對外開放政策,使得投資者更加開放和多元化。滬港通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未來深港通等政策將成為A股改革的新方向,也必將推動A股市場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當然,2015年的A股行情究竟會走向何方,除了我們上述期待的“微刺激”外,可能還存在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等不確定因素。但是,即使如此,我們還是應該認識到,2015年的A股維持一個小牛市行情,還是極有必要的。對此,我們不僅期待國企混合所有制、財稅體制、行政職能等深層次改革的加速推進,為我國實體經濟的結構性轉變釋放紅利空間,我們更希望包括註冊制改革、退市制度等A股制度層面的改革,真正得到完善和落實,從而在體制和機制層面推動A股走出健康可持續的“小牛”行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