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四種浪費牛市投資行為

  • 發佈時間:2015-01-10 00:56: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秦

  筆者經歷了A股幾輪牛熊交替,總結出來的四點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大家這次都能分享到牛市收益,不會錯過牛市。

  過於謹慎,遲遲不下手。這些投資者處於對熊市的恐懼中,總是擔心再次被深套,對於不斷上漲的市場,始終處於觀望。但是,牛市肯定是漲多跌少,調整非常迅速,往往在猶豫中失去了買入機會。在牛市中,一兩個月很多個股可能上漲50%甚至翻倍,從漲幅比例來看,肯定非常震撼,但相對於很多個股的長期下跌比例來看,股價仍然處於低位,此時我們肯定不能再期望這些個股跌出新低,相對低位就要敢於參與。可能我們現在還在和歷史最高價的10%或者20%對比,到後面,可能就要討論這些個股會不會創歷史新高的問題了。

  對某個熱點或者板塊過於迷信,把時間浪費在口舌之爭上。前階段市場熱衷於新能源題材,但是隨著石油價格暴跌,新能源優勢喪失,有些投資者在此前的大漲過程中對該板塊個股逐步強化了信心,在一些明顯的估值下降的證據面前仍然無動於衷,主要精力不是放在對市場和行業的動態評估中,而是耗費精力在論壇、股吧或者朋友圈裏與反對者進行罵戰。這樣做只會讓自己過於迷信某個熱點。而在牛市裏,熱點是不斷輪換的,如果過度拘泥于一個熱點或題材,可能最終會錯過整個牛市的紅利。因此,對於喜歡跟隨熱點的投資者而言,要善於區分長期熱點和短期熱點,根據市場變化不斷修正。

  過於頻繁的操作,不善於忍耐調整,這個可能是絕大多數牛市不賺錢的投資者的通病。很多人總希望自己拿的是最牛的股票,稍微有點調整就想換股,最終結果往往是賺錢的時候沒賺多少,調整時虧損卻相當大。牛市裏並不是沒有調整,相反調整往往非常劇烈,適當的調整才是股價走牛的基礎,追漲殺跌的直接損失就是打亂了對市場節奏的判斷,抱了芝麻丟了西瓜,經常處於懊悔之中。該類型投資者多數沒有長期投資理念,或者始終沒找到確定的盈利模式,把看到的盈利效應都當成自己可以把握的。

  迷信重組股,資金利用率過低。在持續幾年的熊市裏,烏鴉變鳳凰的奇跡不斷刺激著長期虧損的投資者神經,於是博重組、等停牌似乎成了一個非常熱門的盈利模式,很多投資者跟隨市場著名的重組專業戶扎堆垃圾股,等待重組盛宴到來。問題是,這些專業戶投資的量雖然大,但是這些資金對他們來説也是分散投資,而且他們有足夠的耐心去等。而對於很多散戶來説,往往一隻股票的成敗就是自己投資的全部,同時散戶禁不起等待,最終在股價的波動中喪失信心是常有的事。

  對於短暫的牛市而言,有些重組停牌長達半年,等他們復牌了,牛市或許已經告一段落,或者正好處在一個低點,復牌後的表現往往低於預期。就像最近復牌的一些重組成功個股,基本都是兩個跌停板,更別説重組最後失敗的個股。因此,牛市中對於重組股的投資要謹慎,特別是股價已經炒高的績差股必須回避。如果有特別好的標的,也應分配一個比較低的投資比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