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PE+上市公司”:被念歪的市值管理“經”

  • 發佈時間:2015-01-07 01:43:2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過去數年,市值管理的模式也在不斷升級。以業內最知名的“市值管理”機構矽谷天堂為例,2011年簽訂的大康牧業應是其最早的一單涉及“市值管理”業務的案例,同時也是市場“PE+上市公司”開山之作。2011年9月,由大康牧業與天堂矽谷共同發起設立平臺公司天堂大康,其以畜牧業及相關領域企業項目為主要投資方向,具體投資管理業務委託天堂矽谷管理。矽谷天堂將為公司資本運作提供豐富經驗和資源,與之組建合夥企業能減少投資風險、增加融資實力。在該平台下,矽谷天堂為大康牧業尋找到一系列的並購項目。

  大康牧業之後矽谷天堂還與萬馬電纜、齊星鐵塔長城集團華數傳媒沃森生物等等數十家上市公司開展了類似的合作,而矽谷天堂的運作模式也在不斷升級,從最初的簽訂諮詢業務協議,到與上市公司共同設立並購基金,再到通過定增同時分享一二級市場收益,直至最新的通過多種二級市場操作工具參與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及市值管理。

  在矽谷天堂參與項目的示範作用下,一大批機構和上市公司開始模倣“PE+上市公司”這一模式。不過由於沒有相應的市值管理監管辦法,各路機構使用的市值管理手段更是五花八門。前述深圳PE人士表示,“一些機構純粹把並購當作項目套現的工具,爛項目也會以高溢價的方式被上市公司並購。”

  “有些機構做市值管理,不如説是坐莊、操控股價,其實是老套坐莊的變種,在和上市公司簽訂合同的時候,雙方就已經談好大致的做股價框架,什麼時候做並購、什麼時候接大宗、股價做到多少等等都已經談好。”上述深圳PE人士舉例,比如當某公司股價在10元的時候,上市公司層面負責出利空消息,打壓股價,以方便參與機構吸籌;在完成吸籌之後,上市公司再不斷出利好,新項目、並購等等消息就會不斷披露出來。

  由於“PE+上市公司”模式存在的弊病,相關部門已經其納入監管範圍,上交所上市公司監管一部總監盧文道近日公開表示,目前市場盛行的“PE+上市公司”創新投資模式存在三方面問題,主要為市場操縱、內幕交易和資訊披露。上交所在日常監管工作中,已經把PE與上市公司的這種合作納入了監管重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