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盤前盤後“抓時機” 期指化身“預測帝”

  • 發佈時間:2015-01-06 02:26:1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朱瑩

  “經過我長期實踐發現,通過現貨收盤後股指期貨尾盤15分鐘的走勢,對次日期指偏強或者偏弱的判斷準確率還挺高的。尤其最近市場波動劇烈,期指尾盤如果急速拉升,次日滬深300現貨指數繼續上漲的概率很大,期指也大概率同時上揚。最近利用這種大概率事件,盈利不錯。”股指期貨資深投資者劉先生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根據《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規定,股指期貨交易時間為“上午9:15-11:30,下午13:00-15:15”,最後交易日時間“上午9:15-11:30,下午13:00-15:00”。這意味著,除最後交易日外,滬深300股指期貨相對現貨指數早開盤15分鐘,並晚收盤15分鐘。

  兩相疊加的30分鐘,對於一輛在北京城區上下班高峰時間行駛的小客車而言,也許只能行駛1公里;但對於股指期貨市場而言,卻可以實現上萬億元的成交。更有細心的投資者發現,這早于現貨盤前晚于現貨盤後各15分鐘的走勢,甚至可以作為股市“預測帝”來預測當日或者次日的股市走勢。

  期指暗藏“章魚哥”基因

  劉先生舉例説,12月9日,股指期貨IF1501合約在盤中衝高至3492.4點的階段高位之後,突然大幅跳水,最低下探至3011點,盤中振幅高達481點。“近期市場的上攻,難以用以往的市場邏輯去解釋,也缺乏基本面的強力支撐,很多人看到期指跳水之後,便跟隨做空,有的甚至由多翻空。市場和物體一樣總是有慣性的,我是多頭,本來也想翻空,但是期指尾盤15分鐘企穩反彈,讓我打消了做空的念頭,並加倉做多。”劉先生説。

  當日IF1501合約在尾盤15分鐘,在多頭資金的涌入下,由最低3011點迅速企穩反彈至3162.2點,成功回升151點。次日,IF1501合約果然翻紅,全日上漲1.84%。

  在股指期貨市場上有兩種交易策略尤其關注期指這30分鐘的走勢,即每日期指交易和當日期指高頻交易。所謂每日期指交易指的是,團隊結合近期市場走勢做出對當天形勢的判斷,從而在早盤做空或者做多股指期貨,然後於尾盤平倉,這一策略操作得當約可帶來月均1%的收益。而當日期指高頻交易則是結合每一日期指及大盤前15-20分鐘的表現,決定期指市場上後1分鐘或者5分鐘的操作。

  “盤前15分鐘行情,一般是對隔夜消息的消化。團隊根據消息可以對於股指一天的走勢做判斷,進而調整倉位、制定當日策略。盤後的15分鐘更多的是對次日走勢的判斷,尤其當市場出現或將出現一些重大利好或利空時,有一些先知先覺的資金便會在這15分鐘採取動作。”北京鼎金世紀投資聯合總裁、投資總監徐東波指出。

  上海睿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付愛民指出,期貨相對現貨的確有一定預示作用,因很多可以影響市場走勢的資訊都在現貨指數的盤前、盤後公佈,很多嗅覺靈敏的股指期貨投資者能夠迅速做出反映。但它只預測短期走勢,並不改變市場趨勢。

  30分鐘差別緣起何處

  為什麼股指期貨要相對現貨指數早開盤15分鐘,晚收盤15分鐘?

  “這一設計更有利於期貨市場反映股票市場資訊,便於投資者利用股指期貨管理風險。”中信期貨投資諮詢部副經理劉賓認為。

  從國際市場上看,美國的期指市場是24小時交易,台灣地區則是早晚各增15分鐘,與滬深300指數期貨一樣。業內專家指出,期貨作為一個價格發現的工具,比股市早15分鐘開盤有利於市場各方對價格的發現;而比股市晚15分鐘收盤,也是因為必須有一段時間來消化流動性,並讓市場對第二天的價格作出預估,更好地發揮價格發現功能。

  劉賓指出,早開盤15分鐘,一方面是充分發揮股指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股指期貨價格將對頭天晚上的資訊有所反應,從而對現貨開盤形成一定指引;另一方面降低股票市場開盤的波動,在經過股指期貨15分鐘價格運作後,現貨投資者更易判斷頭晚資訊的影響程度,從而減少開盤的盲目操作增加市場波動。晚收盤15分鐘,則可使投資者擔心現貨市場建立的頭寸出現隔夜風險時,在期指上做一些對衝操作或調整套保頭寸;此外,現貨收盤後,一些投資者開始對第二天行情預估判斷,則可能在股指期貨上提前佈局,有助於降低現貨市場波動。

  “國內很多資訊一般都在股市收盤後才會發佈,因此有先知先覺的投資者可能在股指期貨建立一些預期頭寸,所以也容易導致最後15分鐘的波動。如果晚間資訊兌現,那麼第二天走勢基本會與頭天最後15分鐘錶現吻合,這也再度呈現了期指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劉賓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