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大宗商品最壞時刻可能遠去

  • 發佈時間:2015-01-06 01:22:3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超

  新年首個交易日,滬深兩市牛氣十足,而大宗商品市場依然是“熊”霸天下。市場人士分析,本輪股市的上漲並非源於企業盈利好轉的驅動,更多是對政策紅利釋放、資金面改善和市場信心修復的反映。而由於經濟增速的放緩,大宗商品需求明顯受到抑制,價格自然步入調整期。

  展望未來,儘管股市很難再次回歸熊市,但未來的拉動因素更多將基於基本面,甚至伴隨著強烈的調整。大宗商品方面,除能化産業鏈品種外,最壞的時候正在逐漸過去,部分緊平衡工業品如有色金屬最具反彈動力。

  股市與期市 冰火兩重天

  “商品市場依然我做主!”昨日,商品市場空頭以行動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各商品期貨品種全線跳水,化工品大幅走低,PTA觸及六年低位,纖維板再次封于跌停,油脂油料集體走軟,豆粕逼近三年低位。

  而股市在2015年首個交易日大幅飆升,煤炭、有色、鋼鐵、石油等資源股輪番領漲,滬綜指觸及近五年半高位。IF1501合約高開後,在3600點附近震蕩,臨近午盤開始大幅拉升,終盤收于3671.4點,漲幅為2.56%。滬綜指高開高走,盤中觸及近五年半高位3369.28點,最終報3350.52點,收高3.58%,為一個月來最大單日漲幅。

  而在隔夜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上,在經歷了慘澹的2014年後,2015年首個交易日繼續探底。美元指數觸及近九年高位91.087,倫銅跌至四年半低位6,218美元/噸,美豆連續第四日走低。油價創出五年半低位52.03美元/桶。

  值得注意的是,紐約原油在2014年暴跌一半,創史上第二大年度跌幅,新年首個交易日繼續創出新的五年半低位52.03美元/桶。逐漸逼近重要的50美元關口,2008年金融危機時油價最低跌至32.40美元/桶。“油價持續的探底讓那些寄望新年出現反彈的投資者失望了,到底何處是底,恐怕沒人知道。”有投資者説。

  油價跌勢難止,也令昨日國內期貨市場上化工品淪為跌幅最大的板塊。PTA主力合約小幅低開後隨著空頭的增倉大幅走低,期價接連跌破4800元、4700元兩個關口,觸及逾六年低位4662元,此後陷於震蕩,尾盤收于4694元/噸,跌幅為3.65%。PP1505合約盤初大幅走軟,經過短暫的整理之後,期價再次隨著空頭的增倉下滑,終盤收低3.74%,報7597元/噸。甲醇縮量下行,收低2.38%,報2008元/噸。塑膠和PVC也分別錄得1.94%和1.19%的跌幅。

  相關人士表示,美元飆升和中國製造業數據疲軟成為近期大宗商品低迷的主要原因。“元旦假期休市期間,美元指數淩厲開局,再創近九年新高,令國內商品前路多艱。而全球製造業PMI大面積淪陷,同樣令經濟前景愈發堪憂。”有人士稱,本週迎來關鍵的歐元區CPI、美聯儲紀要、英國央行決議、中國通脹數據以及萬眾期待的美國去年12月非農數據。大宗商品將迎來超級周的嚴峻考驗。

  商品市場最壞的時候逐漸過去

  “昨日走勢對全年走勢也有象徵意義上的預示和指導作用。”展望今年走勢,相關人士認為,股票市場可能運作于持續上漲的牛市行情,而商品市場則運作于區域性震蕩整理走勢,不排除部分板塊和品種持續下跌的可能性。但也有觀點認為,基於對經濟形勢的這種判斷,除能源化工産業鏈品種外,商品市場最壞的時候在逐漸過去,部分緊平衡工業品如有色金屬有階段性上行動力,而化工品受原油影響將仍不看好。

  興證期貨高級研究員施海認為,從節後第一個交易日走勢觀察,包括股指期貨和A股市場的金融市場展開單邊漲勢,而商品期貨則震蕩走弱,其主要原因在於,雖然兩者受相同的宏觀經濟因素作用,但相對而言,前者金融屬性、虛擬性較強,後者金融屬性、虛擬性較弱,因此,前者受貨幣政策寬鬆預期較強,而後者受貨幣政策寬鬆預期較弱,直接導致股票市場走勢強于商品市場。同時,股票市場資金沉澱規模、交易規模遠遠大於商品市場,投資投機氛圍也遠遠強于商品市場,也直接導致股票市場走勢較強,商品市場走勢較弱。另外,股票市場受外盤影響較弱,商品市場受外盤市場影響較強,尤其受美元走強、原油和黃金走弱及國內商品産能過剩影響較重,導致股票市場走勢較強,商品市場走勢較弱。

  五礦期貨研究所所長王晨宇向記者表示,關於股票與商品走勢的分化,應該注意到宏觀經濟環境的特殊背景,即2014年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增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結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在這一背景下,A股全年漲幅超過50%,冠絕全球,是在中國經濟明顯下行的過程中實現的。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股票與商品的走勢出現分化,本輪股市的上漲並不來源於企業盈利好轉的驅動,而是更多反映了政策紅利釋放、資金面改善和市場信心的修復。而由於經濟增速的放緩,明顯抑制了大宗商品需求,使商品步入調整期,特別是以新開工和施工面積等指標為代表的房地産市場回落,使多數工業品上下游商品進入熊市,原油的連續暴跌也使能源化工品走弱。在供給相對穩定甚至部分出現增産的情況下,需求萎縮註定了商品的漫漫熊途,其他利空因素的共振使其雪上加霜。

  對於後市的演繹,王晨宇認為,從市場預期看,目前市場一致預期今年股市繼續向好,其邏輯是今年整體經濟形勢將繼續調整,因此貨幣政策會維持寬鬆。但他對這種觀點保持謹慎,房地産市場到了下半年有可能步入復蘇,或者短暫企穩。加上去年整體房地産投資基數下滑,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就會減弱。因此今年看,經濟可能存在上行風險,貨幣政策大幅放鬆預期可能無法兌現。所以,股市再次回到原來熊市的下跌通道很難,但下一階段的拉動因素更大概率將基於基本面,或伴隨強烈的調整。基於上述判斷,他認為大宗商品最壞的時候可能逐步遠去,部分緊平衡工業品如有色金屬有階段性上行動力。當然,受原油下跌打擊,能源化工産業鏈依然比較悲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