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保險公司謀機遇

  • 發佈時間:2014-12-29 00:32:3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超

  在養老保險領域,保險機構正在借政策出爐時機謀劃新佈局。在有關部門推動養老保障管理業務、“雙軌制”改革繼續推進之際,國內養老保險“三支柱”仍存不足。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相關政策各有側重,但整體上,政策的疊加可以為涉及養老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預留足夠大的想像空間。目前,多家保險機構已在籌備爭取企業年金市場份額的方案。

  養老保險利好出臺

  12月24日,保監會發佈《養老保障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就養老保障管理的業務規範、投資管理、風險控制等方面公開徵言。此前一天,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了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稱,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已經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這被視作“養老雙軌制”將宣告終結的前兆。

  業內人士表示,在養老保險的整體推動上,前者更傾向於通過具體的保障管理業務細則對相關保險機構行為作出規範,將對佈局相關業務的機構籌劃下一步發展打開空間;後者通過解決“雙軌制”矛盾消除養老保險發展的壁壘,將整合中國養老保險“三支柱”格局,推動職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更好協同。雖然二者各有側重,但整體上政策的疊加可以為涉及養老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預留足夠大的想像空間。

  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三支柱”構成,企業年金和商業養老保險是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補充。數據顯示,從國際成熟經濟體的經驗看,如果退休後的養老金替代率大於70%,即可維持退休前現有的生活水準;如果替代率在60%到70%區間內,即可維持基本生活水準;如果低於50%,則生活水準較退休前會有顯著下降。

  而統計數據並不樂觀。前瞻産業研究院發佈的《2015-2020年中國養老保險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儘管企業職工退休金連年上調,但養老金的替代率卻在持續下降。1999年,我國企業職工養老金替代率為69.18%;到2002年時,已下降到59.28%;2011年,我國企業職工養老金替代率只有42.90%,遠低於國家養老金替代率的目標值58.5%。

  前述保險公司人士認為,對於市場中已經存在的優質資源,下一步工作的重心將放在對接和開發方面。市場空間雖然巨大,但哪家機構能一舉獲得先發優勢,仍具不確定性。

  大型險企成主導力量

  二、三支柱的完善,成為保險業內關注的重點之一。根據相關規劃,商業保險可在社保基礎上幫助參保人員提高未來的養老金替代率。“雙軌制”改革涉及到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保障將相對減少,機關事業單位可能會因此推出企業年金,而個人則會通過購買商業養老保險來提高保障,二者將帶動商業年金以及商業養老保險市場進一步發展。分析人士認為,在養老金的管理運用過程中,商業保險公司將扮演重要角色,養老保險配套制度的推動落實將為相關機構展業提供巨大空間。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大型保險公司業務部人士處了解到,多家保險機構目前已在籌備爭取企業年金市場份額的方案,這將成為與下一步發展養老保障板塊服務能力息息相關的“香餑餑”。但目前,這塊市場仍主要由大型保險公司主導,短期內可能形成多巨頭對峙局面。

  分析人士認為,一方面,有關部門對於養老保險保障相關的政策推動態度積極,政策紅利的釋放有望在後續加速;另一方面,保險機構在某些方面依然在謹慎探索。如在養老投資方面,徵求意見稿對目前養老投資模式的影響效果將較為有限,對於非標等相對陌生的領域,前期的準備工作和後方的風控配套流程有待完善,工作推進尚需時日,而這將反過來影響相關保障業務的經營思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