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來既有悲觀也有樂觀
- 發佈時間:2014-12-15 00:33:39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周志超剛剛步入金融行業時,從事的是週期和宏觀研究,因此對於未來宏觀經濟方向的研判,是他投研的重要起點之一。對於未來的經濟形勢,周志超悲觀與樂觀並存,這樣的觀點未來也將體現在他的投資操作上。
有幾個宏觀經濟數據,周志超至今記憶猶深。一是1990年初我國的M2餘額大約1.2萬億元,而截至今年10月,M2餘額120萬億元,同期美國的M2餘額只有70萬億人民幣;二是固定資産投資完成額佔GDP的比率,1990年這個數字約為24%,2013年達到了78%,而近30年來,美國的這一比率一直維持在20%上下,2013年為18.8%。此外,因為調研的關係,周志超跑過國內很多一、二、三線城市,他發現幾乎全國所有的城市,都處於一種大幹快上的建設狀態。因此無論是基於數據分析,還是我們平常的切身感受,都能推導出一個結論:目前中國經濟存在房地産和基礎設施建設這兩大泡沫。
遺憾的是,這兩大泡沫正處於破滅期。但考慮到我國的具體情況,他認為泡沫破滅不會像國外那樣以經濟危機的方式錶現出來,而是會以一種長期、下臺階的方式呈現。
從數據上來看,房地産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頂峰已經過去:2012年之前,我國的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一直保持在23%以上,而經過近三年的下臺階之後,2014年1-10月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已經降至15.9%。考慮到這幾年為了穩增長,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經批復和開工了大量基建項目,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增速還在不斷地下臺階,更加凸顯固定資産投資的難以為繼。
更為嚴峻的是,投資從頂峰的下滑僅僅是開始。地産和基礎設施不是消費品,需要不斷地補充,這些設施一旦建成,使用年限很長。因此當這些設施的投入達到飽和之後,建築需求會大幅萎縮,只剩下穩定的更新和維護需求。長期來看,我國的固定資産投資佔GDP的比率理應維持在美國的20%左右的正常水準。經過周志超的測算,假設未來我國GDP年均增速4%,同期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為零,大約在2048年,這一比率可以降至20%(如果按照美國GDP年均增速1.5%,屆時中國GDP將比美國高29%)。如果將假設條件定的稍微保守一點:GDP長期增速3%,宏觀經濟達到再平衡的期限在20年左右,則意味著2034年的固定資産投資總額約為2013年的1/2,年均增速為負的3.3%。
但周志超也有樂觀的一面。他認為,首先,我國勞動力的價格紅利還會長期存在,不僅包括體力勞動者,也包括以研發、設計工程師為代表的腦力勞動價格紅利;其次,完備的基礎設施和開放的政策環境也是其他發展中國家無法比擬的;第三,按照經濟學理論,發展中國家在技術和品質提升方面具備後發優勢。未來,中國企業在參與經濟全球化方面依然具備很強的競爭力,而且參與競爭的舞臺會越來越偏向高端化。周志超相信,未來我國會誕生越來越多具備高精尖技術和過硬品質的全球化企業。此外,我國具有全世界最大的單體消費市場,而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年輕人消費能力的提高,未來我國的消費市場依然會保持穩定增長,在某些細分市場還會有加速甚至爆炸性的增長。
總的來説,周志超對於未來的宏觀經濟既悲觀也樂觀。他認為中國經濟的轉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歷史規律驅動的必然結果。他表示,堅定看好轉型經濟中受益的行業和上市公司,這正是他對股票投資充滿熱情和信心的基石。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