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風雨之後見彩虹
- 發佈時間:2014-12-15 00:30:36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實習記者 葉濤
儘管下發初期曾一度引發市場熱議,被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將給銀行股走勢帶來負面影響,但從一週多來A股銀行板塊實際表現看,市場對中國銀監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的反映明顯更為理性。數據顯示,《意見稿》出臺至今,申萬銀行指數不跌反升,區間漲幅達到3.44%,雖然不及大盤5.71%同期走勢,但依然落在正向區間內。短期內,市場對凈值型理財産品的接受度還需經過一個從磨合到認可的過程,但總體上對銀行盈利壓力有限,而且隨著新政推動無風險利率繼續下行效果顯現,包括銀行股在內的大盤藍籌股都將顯著受益。分析人士認為,銀行股機遇仍值得期待。
從整體走勢看,銀行板塊上周調整較為劇烈,5日跌幅達到5.60%,顯著跑輸大盤0.02上漲表現;不僅如此,28個申萬行業橫向比較,銀行股跌幅最大,並且與非銀金融、電腦、採掘板塊一道,為場內僅有的下跌板塊。
個股方面,申萬銀行股上周亦全線盡墨,無一隻股票區間漲幅為正值,其中中國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跌幅分別達到9.49%、9.00%、8.96%和8.28%;與之相對,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表現較好,但全周也分別下跌0.29%、3.60%和4.06%。
究其原因,此番銀行股下跌並非受《意見稿》拖累,大盤階段休整需求才是背後根源。一方面,從時間點看,《意見稿》出臺時間為12月4日,至12月9日大盤盤中觸及3091.32點新高,申萬銀行指數連續收陽,反而上周開始,隨著大盤高位震蕩,銀行指數才陷入回調“泥沼”,前後存在較長時間差;另一方面,作為12月第一週A股領漲品種,銀行股階段漲幅高達13.89%,僅次於非銀金融和採掘板塊,多項技術指標顯示其出現嚴重超買跡象,步入調整、為後市行情蓄勢本就是指數運作的題中應有之意。因此,雖然銀行股指數上周後半段連續下挫,但板塊成交額亦同步走低,顯示投資者惜籌情緒濃厚,對銀行股行情仍抱有不小憧憬。
應該説,此次中國銀監會推出《意見稿》的主要目的在於從根本上解決理財業務中銀行“隱性擔保”和“剛性兌付”頑疾,推動理財業務向資産管理業務轉型。這也是為什麼銀監會在計劃放寬理財産品直接投資固定收益産品(如交易所標準債券、資産支援證券)以及優先股的同時,卻對理財産品的風險控制實施更嚴格的要求,即要求銀行去杠桿、降低渠道業務規模等。
對此,東莞證券認為,允許銀行理財産品開展直接投資可以提高資本使用效率,縮減引資銀行的渠道業務,並加速減少銀行和信託、基金管理、證券公司的合作,由此可以加速盤活價值15萬億元的銀行理財産品資産。分析人士認為,15萬億元理財資金的去處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從量能上分析,其已經佔到39.85萬億A股總市值的37.64%,即便其中只有一部分流入A股,都將為市場帶來豐沛的流動性“活水”,從而帶動股指再度上攻;而且從心理因素而言,這還有助於消除市場對增量資金的擔憂,進一步提升投資者看多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稿》還要求預期收益率産品投資的“非標”要回表核算,並計提管理費收入的50%作為風險準備金,同時允許凈值型産品的30%投資于非標債券資産,且無需回表核算。據國信證券估算,須回表的資産只有300億元左右,基本不影響銀行利潤。而長遠來看,則推動銀行朝著真正的資産化管理、綜合化經營又邁出了一大步。由此,更多元化、投行、自管、交易業務將成為銀行未來轉型重點,從而支撐銀行盈利中長期向好預期。
國信證券分析師指出,《意見稿》新政對股市的最大影響在於通過打破銀行理財産品的無風險利率幻覺,讓市場在發現一個個高水準利率都不是無風險利率之後,認知到真正的無風險利率是在什麼水準,從而改變對股票估值的看法。分析人士表示,對當前整體市盈率僅有5.8倍的銀行股而言,估值修復動力將顯著增強;而且新政並未封死理財資金通過間接渠道流入A股的途徑,融資融券、上市公司定增項目、股權質押融資等能成為重要工具,因此綜合來看,一旦銀行股行情再起,上漲力度大概率超越預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