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資訊披露欺詐責任的認定

  • 發佈時間:2014-12-15 00:30: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公司對未來的業績做了過於樂觀的估計,但預言不靈,是否構成證券欺詐?股東的損失是否可獲得賠償?本案就是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發生的經典判例。投資者斯特蘭斯基起訴康明斯發動機公司,稱康明斯有披露保修費用的責任,但康明斯就保修費用相關問題的陳述沒有披露所有資訊,因此是誤導性的。地區法院認為,康明斯有關保修費用增加的資訊不會使陳述不實,地區法院駁回斯特蘭斯基的訴訟請求,並判決其不得再向被告提起相同訴訟。巡迴法院認為特蘭斯基可以繼續進行其起訴,發回原法院重新審理。

  本案被告康明斯發動機公司 (下稱“康明斯”),是單列式發動機和V型柴油發動機的重要設計商和製造商。本案原告是艾倫·斯特蘭斯基,對康明斯公司提起集團訴訟,指稱有證券欺詐行為。

  斯特蘭斯基指出:由於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頒布了新的尾氣排放標準,1988年康明斯公司開始生産重新設計的發動機。由於時間過於倉促,導致發動機存在設計缺陷問題,並且維修這些發動機的相關費用(保修費用)不斷增加。1988年年末至1989年初,康明斯公司開始頻繁收到大批新設計的發動機的保修請求,保修請求和費用比預期的原計劃和原目標高出金額達數十萬美元。1988年秋,康明斯公司的董事會開始擔心著名收購公司漢森集團(美國)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漢森”)正在準備對其發起惡意收購。為了阻止這一計劃,康明斯公司董事們設計了一個他們稱為“柴油機計劃”的方案。到1989年3月,董事們對漢森的研究表明,漢森一般收購股價被低估的公司,然後,漢森將會辭退公司管理層,用自己人取而代之——敵意收購通常如此。為了保護自己、阻止收購,康明斯公司董事們密謀隱瞞新設計發動機有問題的消息,以提高公司股票的價值。

  斯特蘭斯基認為,康明斯公司對保修費用上升一事保持沉默,沒有履行更新保修費用相關陳述的責任,違反了美國證交會10b-5規則。

  地區法院駁回斯特蘭斯基的訴訟請求,並判決其不得再向被告提起相同訴訟。地區法院認為,康明斯後來發現的資訊,即保修費用增加,並不屬於已做陳述的範圍,所以康明斯沒有披露這些資訊的責任。如果沒有披露義務,即使不公佈重大資訊也不構成欺詐行為。因此,保修費用增加的有關資訊不會使陳述不實。

  在上訴程式中,斯特蘭斯基設計出另一個訴訟策略,即主張康明斯的預測陳述在作出時便具有誤導性和欺詐性,還有模糊的論點,即康明斯有責任作出“更多的披露”。

  根據《聯邦民事訴訟規則》,地區法院駁回斯特蘭斯基訴訟請求的判決是最終判決,可以進行審查。巡迴法院重新審查了該案,根據有責任在合理時間內糾正的理論,巡迴法院認為特蘭斯基可以繼續進行其起訴,地區法院僅僅拒絕允許斯特蘭斯基提出新的法律理論,並不構成濫用自由裁量權。巡迴法院部分維持原判,部分推翻原判,發回原法院根據巡迴法院意見重新審理。

  (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供稿,翻譯原文見《美國投資者保護經典案例選編》,法律出版社2014年7月第1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