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炒股如何“走捷徑”

  • 發佈時間:2014-12-13 00:31:1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謝宏章

  牛市來了,但不少投資者仍是只賺指數不賺錢。究其原因,這還是與投資者操作思路和方法不當有關。譬如,有的投資者喜歡“走捷徑”,想“跟莊”炒股,但又缺乏必要的“跟莊”技法,結果導致不盈反虧。實際上,炒股也完全可以“走捷徑”,只要注意方式方法,在“跟莊”炒股中盡可能地把握機會、減少風險,盈利獲勝的概率也很大。

  投資者在選擇“跟莊”品種時,需重點注意三個問題:一是“莊家”成本不能太低。研判一隻個股的“莊家”建倉成本,一般可從“莊家”進場時機進行推測。通過查看“十大流通股東”的變動情況即可發現,如果“莊家”籌碼是“新進”的,即之前財報上沒有出現的“莊家”,計算該“莊家”的建倉成本只要計算出該股該季的平均股價即可;如果是“原進”籌碼,該“莊家”的建倉成本則應往前逐季反推至其首次買入並持有該公司流通籌碼所在的季度,並以該季度的平均價作為該股“莊家”的建倉成本。只有在研判一隻個股的“莊家”建倉成本之後,才可再來考慮是否“跟莊”。一般情況下,個股的最新價格離“莊家”成本不遠可適量參與,否則應儘量回避。

  二是階段漲幅不能太大。衡量一隻個股風險大小,雖不能從個股價格方面作出簡單地判斷,但階段漲幅往往是其中的硬道理,因為任何“莊家”都是以獲利賺取差價作為最終目的,所以對於階段漲幅太大的個股原則上也應回避。測算階段漲幅大小的方法一般以主力建倉成本為基準,根據建倉後該股走勢,再來計算出“莊家”建倉起始日起至最新收盤日止,二級市場上股價的階段漲跌幅。譬如,某主力買入某流通籌碼的建倉成本為10元,最新收盤價若為12元,則該股的階段漲幅為“20%”。反之,同樣為10元的建倉成本,最新收盤價若為8元,則該股的階段跌幅為“20%”。普通投資者在測算階段漲跌幅時可以粗略地算一下即可(目測也可),不一定要計算得非常精確,只要有個大概數據即可,目的在於“跟莊”操作時做到心中有數,以防被“莊家”暗算。

  還有一點就是運作趨勢不能太“差”。在股價尚未徹底脫離“莊家”成本,階段漲幅也相對較小的同時,還要注意股價運作趨勢是否向上,這一點很重要。如果運作趨勢向上,説明短期上漲概率較高,“跟莊”後獲利的概率就較大,反之,如果運作趨勢向下,説明短期下跌可能性較大,“跟莊”後獲利的概率就不會太大,這樣的品種同樣不適合散戶“跟莊”參與。與此同時,還要善於利用一些帶有歷史規律性的經驗,去把握相關股票的啟動跡象,這一點同樣是在“跟莊”操作時需引起注意。

  在選擇好“跟莊”品種前提下,接下來就可選擇合適的“跟莊”時機進行“跟莊”操作。最理想的“跟莊”時機是在主力被套時,操作時可選擇在“待跟”品種最新價低於主力建倉成本價(主力被套)時買入。通常情況下,在主力套得越深、進場優勢越明顯時買得越多,最終的勝算也會越大。還有一個較為理想的“跟莊”時機是在走勢落後時“跟進”。有些股票雖從縱向比較看股價的確是出現上漲,主力買入的籌碼也出現了獲利,但橫向比,從主力買入至最新價之間的區間漲幅,與同期大盤和同類個股比明顯處於落後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也可適量“跟進”,漲幅落後的程度越明顯則可多買,反之應少買,這一點投資者在選擇“跟莊”操作“走捷徑”時顯得尤為重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