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供需前景改觀 甲醇重心上移

  • 發佈時間:2014-11-28 00:43:4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寶城期貨 陳棟

  今年以來,陷入供需失衡狀態的甲醇期貨價格重心不斷下移,不過隨著國家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壓縮煤炭使用量以後,煤制甲醇産能將明顯受限,供應端壓力會減弱。而同時在年底甲醇制烯烴(MTO)項目大規模集中投放的背景下,後期新興消費領域會爆發潛力,需求端力量將迅速提升。預計未來國內甲醇供需失衡格局將獲得顯著改觀,期價重心也會穩步抬升。

  首先,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制甲醇成本抬升。如果從環保角度來看,天然氣制甲醇生産工藝的確優於煤制甲醇生産工藝。但若從生産成本費用而言,前者卻遠遠不及後者。據産業資訊網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國內以天然氣為原料製造甲醇,每噸需消耗1050立方米的天然氣,折合單位成本2100元,加上水電、人工、折舊和管理費,綜合成本約2462.1元/噸。而以煤炭為原料製造甲醇,每噸甲醇則需耗煤1.35噸,折合單位成本810元,加上水電、人工、折舊和管理費,綜合成本約1543.3元/噸。對比前者發現,煤制甲醇生産成本要低得多。

  可以預見,隨著國家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未來天然氣制甲醇會逐步蠶食煤制甲醇的産能比重,煤制甲醇産能將受到限制,供應端壓力會顯著減輕,而天然氣制甲醇成本遠高於後者,無疑會導致國內甲醇整體生産成本線大幅上移。

  其次,MTO發力結束甲醇供應過剩局面。除了甲醇供應端壓力減輕和成本抬升效應增強外,隨著年底甲醇制烯烴(MTO)項目集中投放後,需求端潛力將爆發,進而有望改善當下國內甲醇供應過剩的局面。據顯示,目前正在建設的陽煤恒通30萬噸/年MTO項目,年底前後會投産,每年所需的90萬噸甲醇依靠外購;而神達化工30萬噸/年MTO項目也將於年底投産,雖然每年60萬噸左右甲醇由臨近的新能鳳凰提供,僅30萬噸左右外買,但是也消耗掉原本屬於當地傳統下游的甲醇配額;此外,江蘇盛虹正在建設的80萬噸/年MTO項目會在明年4月前後試車,每年所需的240萬噸甲醇除進口外,也有2/3在國內採購。綜合估算,僅這3個項目就將消化掉甲醇約280萬噸的過剩産能。

  與此同時,山東壽光魯清36萬噸/年MTO裝臵已開始運作,東營港規劃建設4套甲醇制丙烯(MTP)裝置,合計年需求甲醇近400萬噸,加上原有的130萬噸缺口,魯北地區的甲醇年缺口超過500萬噸。預計從2015年起,魯北地區將以每年120萬噸左右的速度連續4年擴大甲醇需求。

  如此龐大的甲醇需求量,魯西南、魯東南及蘇東北地區的甲醇生産能力將難以滿足,因而這部分需求短時間內可由我國西北地區的甲醇企業補充,但從長遠看,西北地區也在建烯烴裝置,西北甲醇外運力量也會減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