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滬港通額度寬鬆 機構看好後市表現

  • 發佈時間:2014-11-20 00:31:2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怡

  伴隨上證綜指和恒生指數的回調,滬港通開通之後交投逐步回落。昨日至收盤滬港兩地的額度均十分富餘,AH股溢價指數則保持相對平穩,圍繞102點上下波動。整體來看,短期多因素引發的藍籌調整暫難結束,不過機構對A股大勢仍然保持樂觀。隨著市場調整帶來的機遇顯現,滬港通後期的潛力不可小覷。

  額度富餘 AH溢價保持平穩

  滬港通方面,週三積極性較週二進一步下降。至收盤時,滬股通餘額尚有103.88億元,佔比高達79%;港股通餘額還有102.57億元,佔比超過了97%。總體來看,額度用量較前日進一步縮減,熱度進一步降溫。

  指數方面,昨日恒生指數低開後小幅上攻,但翻紅之後就逐步走低,最終下跌0.66%至23373.31點;上證綜指則全天維持紅綠交替的震蕩走勢,最終下跌了0.22%至2450.99點。在這種情況下,恒生AH溢價指數昨日依然圍繞102點上下波動,最終報收于101.95點,略降0.05點。

  個股方面,昨日滬港通標的股依然漲少跌多。滬股通成分股中有245隻個股實現上漲,250隻個股出現下跌。其中,包括長江投資上海電力華麗家族等在內的12隻個股的漲幅超過了5%。港股通中,共有90隻個股實現上漲,150隻個股出現下跌。其中,明發集團、復星醫藥、中化化肥和順風光電的漲幅均超過了5%。

  總體來看,當前滬港通的交易熱度低於市場預期,此前多家機構認為滬港通開通初期,每日交易額度大概率經歷“秒停”狀況。而今僅有首日滬股通的額度用盡,第二和第三個交易日已經呈現出明顯的額度富餘。

  分析人士指出,這種情況與利好兌現導致的藍籌股獲利回吐相關。藍籌股經過了連續逼空式上漲之後,當前本身有調整的需要,同時面臨利好兌現以及新股申購前的獲利回吐壓力,因而連續出現回調。同時,經過前期上漲之後,恒生AH股溢價指數已經穩定在102附近,整體呈現出略微溢價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內地藍籌股短期內對海外資金的吸引力有限;疊加買賣匯兌成本等因素對獲利的影響,交易額度出現明顯富餘,也反過來削弱了A股市場對藍籌股的預期。

  循序漸進 機構仍看好大勢

  當前,A股市場中的藍籌股連續出現高位縮量調整,滬港通交投熱情也出現了明顯回落,同時下周新股密集申購又將來臨,在這些因素的交織之下,A股市場的短期調整預計暫難避免。隨著年底臨近,市場波動性增大也在所難免。不過,這些均不改A股中長期向好的預期,滬港通交易也有望隨著調整的進行逐步升溫。

  對於短期的行情,機構普遍認為係資金博弈所致。中金公司認為,短期由滬股通所帶來的每日130億元潛在外部資金,與A股已獲利資金間將形成博弈,市場波動很可能進一步放大。結合新股發行在即,股指寬幅震蕩的可能性較大。廣證恒生表示,滬港通開啟後,兩地市場使用額度出現大幅度剩餘,A股銀行、保險、證券及低市凈率板塊表現差于整體市場,顯示資金有獲利兌現可能。資金成本及投資回報預期是影響當前資金流向滬港兩地的重要影響因素。判斷在當前滬港通的機制下,買賣港股涉及到匯率問題,高成本的匯差使資金難以流向港股通通道,機構在高成本未得到有效解決前,可能會通過國內其他渠道直接投資港股。預計在沒有新制度降低成本前,港股通的影響可能弱于市場預期。判斷短期滬港通對A股影響有所淡化,謹慎市場將重回調整壓力軌道。

  不過,滬港通交易才剛剛開始,由於打通了國際資金流向A股的通道,後期滬港通的潛質仍然不容小覷。中金公司認為,滬港通塵埃落定,持續近兩月的A股資金外流終結,情緒指數高位企穩。分因子看,全球資金流向、新興市場主動基金中國配比、ETF換手率等指標,均顯示近期海外投資對A股的關注度有所增加,A股中長期趨勢向好。中長期看,滬港通的落地坐實了A股的避風港作用,將與寬鬆的貨幣政策預期一起形成未來牛市支撐。

  與之類似,香港元大證券認為,獲利盤的釋放使得市場出現調整,但改革剛進入紅利發放期,近期利好政策頻出,包括土地改革、新型城鎮化及國企改革等在內的多項政策也即將推出,因而滬港通行情有望延續,A股將開啟一波長多格局。受益於改革利好的低估值、低股價、低市值、高股息率的藍籌股,如果下跌就是買入的好時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