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資管行業迎來歷史性機遇

  • 發佈時間:2014-11-10 01:22:2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曹乘瑜

  説起百億元規模的私募,人們往往想起澤熙、重陽。然而近期,上海朱雀投資在其官網上透露,至2014年底,其資産管理規模有望突破百億元。朱雀投資已從單純的股票型陽光私募,轉型為“身跨一二級市場以及海外市場”的綜合性資産管理機構。從創始至今7年有餘,作為董事長兼投資總監的李華輪不僅沒有對他的私募事業産生“七年之癢”,反而在“時代召喚”下持續迸發激情。他認為,新常態下,大量資産將實現證券化,資管行業迎來歷史性機遇期,資産管理機構理應更加積極。

  資管行業迎來歷史性機遇

  在陽光私募界,朱雀既不如澤熙“激進兇悍”,也不如重陽“如雷貫耳”,是一線私募裏較為不溫不火的一家。但是其規模在最近4年裏,迅速增加了60億元至100億元。

  李華輪透露,近兩年朱雀在權益類投資中,大力發展市場中性策略,另外開拓了創新投資和固定收益投資、海外投資三大板塊。新業務迅速“開花結果”:目前其76隻陽光産品中,市場中性策略的“阿爾法系列”産品已佔“半壁江山”,總規模達40億元,收益率全部為正。創新類投資産品“珠玉”系列成功參與了通源石油華策影視等並購和定增項目,總規模達到5億元。固定收益系列産品規模也有10億元。

  “時勢比人強”——今年4月,李華輪在“2014中證金牛投資分享會”中如是説道,朱雀所做的正是順勢而為。隨著投資品種的豐富,投資者不再“唯股為上”,因此朱雀積極地進行産品創新,既要能滿足客戶的多元選擇需求,也要能保證公司規模可以持續增長。其次,各項業務相互支援,能産生1+1>2的效果。例如,固定收益板塊的信用分析與股票投研就可以互通。

  更重要的是,李華輪認為,資本市場是這一次中國經濟轉型和改革的主戰場,資産管理行業正迎來歷史性大機遇。“為什麼這麼説?因為新經濟週期開始,改革和轉型需要市場化地配置資源,而資本市場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地方。未來,大量的資産將實現證券化。”李華輪説,“我們要做積極的資管機構,一方面,是為客戶的資産升值;另一方面,是為改革轉型中的企業服務。”

  合夥人名額無上限

  券商出身的李華輪其實以股票投資見長,因此,朱雀在其他資産類別上的投資能見效,得歸功於其他合夥人。作為全國第一家採取有限合夥制模式的陽光私募基金管理人,朱雀的合夥人已經從最初的四個,增加到目前的十多個,僅在股票投資研究領域,多個行業的研究牽頭每人平均是合夥人。

  自2004年私募行業誕生以來,“明星治理”就是一個主流模式。但這些年來,因團隊治理出問題而折戟的私募不在少數。李華輪認為,私募行業最大的風險點是人,産品的穩定性在於策略的穩定性,而策略的穩定性則在於人的穩定。是合夥人文化而不是錢在“定軍心”,因此他不吝惜拿出股權作為激勵。

  2014年,工商銀行資産管理部專家姜雲飛加入朱雀,負責固定收益投資,並且獲得主要合夥人身份。姜雲飛曾經任職的部門掌管萬億元資金,如今他要從零起步,從側面印證了合夥人文化的吸引力。李華輪透露,目前,朱雀的四大業務分別放在四個子公司運營,是為了未來股權治理的方便。

  最近,朱雀正在進行史上規模空前的招聘,投研、固收、量化、市場等7大部門同時招賢。李華輪透露,朱雀的合夥人名額沒有上限。“誰對朱雀有貢獻,朱雀就屬於誰。”

  新常態下的選股標準

  經濟新常態已經成為新一輪投資週期的共識。李華輪認為,要跨進新常態有兩個前提。一是中國經濟增速能夠見底,即中國投資要見底。目前出口、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已經降下來,但樓市還沒見底,一旦見底,中國資本市場就具備了牛市基礎。二是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速可持續,要實現這一點,經濟必須有品質地增長,從而必須依靠重點轉型行業。

  醫療保健、TMT、消費、裝備製造、化工環保等轉型受益行業一直在朱雀的重點研究之中。李華輪認為,投資轉型企業時,應該要有的放矢,所投企業必須是有創新的轉型。例如傳統食品行業經過電子化改造,開展移動外賣;顛覆傳統實體醫院、利用電子處方和醫藥送達而形成的網際網路醫院業務。

  此外,李華輪認為,選擇未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域和企業也是一條重要的選股標準。“因為中國企業即使沒有走出去,也已經在面臨國際競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