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體制改革吹響軍工重組進軍號

  • 發佈時間:2014-11-05 01:13:4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歐陽春香

  軍工資産重組大潮再起。上週末,廣船國際四川長虹藍盾股份均發佈公告擬收購軍工資産,軍工背景再成香餑餑。其中,廣船國際擬45億元收購中船集團旗下黃埔文衝船廠,注入大股東軍工艦船製造這一核心軍工資産;四川長虹擬定增募集不超過40億元,用於整合大股東長虹集團旗下軍工資産,收購零八一集團100%股權;藍盾股份擬3.9億元收購華煒科技,拓展航太軍工領域。

  進入下半年以來,並購重組事件已成為軍工板塊走強的最主要催化劑。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市場上出現了11個軍工企業重組案例,影響較大的包括成飛整合、廣船國際等。軍工資産重組也出現了各種新形式,除了傳統的增發收購集團資産的方式外,民轉軍成為軍工資産證券化新趨勢。

  核心軍工資産注入

  廣船國際此次擬收購的黃埔文衝,是華南地區軍用艦船、特種工程船和海洋工程的主要建造基地,也是目前中國疏浚工程船和支線集裝箱船最大最強生産基地。廣船國際表示,此次收購核心軍工資産黃埔文衝,將進一步提升公司軍船建造實力,做到對除大型水面艦艇以外的軍艦和軍輔船的全覆蓋。

  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黃埔文衝實現銷售收入100.9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6億元。而廣船國際去年收入41.66億元,利潤總額0.28億元。前者指標分別是後者的2.42倍和12.86倍。廣船國際收購黃埔文衝上演“蛇吞象”一幕。

  廣船國際通過收購核心軍工資産將成為A+H軍工上市第一股,也開啟了軍工改革先例。除中航科工是歷史原因之外,此前一直沒有含核心軍品的公司有H股。申銀萬國研報認為,作為滬港通交易標的之一的A+H上市公司,廣船國際將受到資本市場高度關注。

  同日公告的老牌彩電企業四川長虹將涉足軍工産業,也引發了市場的高度關注。公司擬斥資約22億元收購長虹集團旗下零八一集團100%股權,零八一集團是産業鏈條最為完整的近程防空骨幹企業之一和軍工電子核心能力建設重點單位。

  在國企改革大背景下,今年各大軍工集團的改革成為推動軍工板塊並購重組的重要因素。注入大股東核心軍工資産和集團公司整體上市成為了軍工並購重組的一大方向。正在推進“無禁區改革”的兵器集團,旗下子公司資本運作十分密集。北方導航10月31日公告,中兵投資5億收購北方導航17%的股權。此前,通過股份轉讓,中兵投資成為北化股份第一大股東,並且3億元入股華錦股份

  “民轉軍”新路徑

  在軍工集團資産注入上市公司平臺的同時,今年軍工並購重組出現了一個新變化,就是以閩福發A南通科技等公司為代表的“民轉軍”的方式,開啟了軍工資産證券化的新路徑。

  南通科技9月17日晚發佈重組預案,公司擬通過股權劃轉、定增收購等一系列交易,購買中航復材、優材京航和優材百慕的100%股權,實際控制人將由南通國資變更為中航工業。南通科技將成為中航工業體系內專業從事航空新材料業務、數控機床及航空專用裝備業務的資本運作和産業整合平臺。

  閩福發A則直接從民營控股變身為國有軍工控股,公司擬定增募資近20億元收購南京長峰100%股權,由一個發電設備企業變身以通信、電磁安防及射頻倣真模擬為主業的軍工資訊化平臺型企業,公司實際控制人也將變更為中國航太科工集團。

  分析人士認為,以往軍工重組的路徑比較清晰,都是大股東注入資産的模式。但是,較為明確的重組前景導致股價長期虛高不下,軍工企業因此換股較少,停牌前後重組標的市值增長空間不夠大。在今年軍工股股價高企的情況下,軍工資産證券化體外尋殼值得關注,“民轉軍”成為了一種新趨勢。

  科研院所改製成看點

  成飛整合、中國重工實現了核心的軍工資産的注入,標誌著我國核心軍工資産上市的障礙已經清除。軍工企業核心主業整體上市、消除關聯交易已經是大勢所趨。

  中航證券研究所負責人張紹坤此前曾表示,並購重組是軍工行業的投資邏輯之一。在看軍工股的時候,重點要關注軍工行業改革的紅利,包括未來體外資産並購重組的能力、專業化整合等情況。

  中信建投機械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馮福章認為,軍工體制改革將為軍工行業帶來新的投資機會。其中包括:一是軍工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會帶來很多的優質資産注入的機會;二是軍工科研院所的改制,也會帶來一些優質資産注入上市公司的預期;三是比較看好軍民融合這一大的政策方向。

  目前,我國幾大軍工集團的資産證券化率水準整體較低。隨著軍品製造等核心資産的上市,中航工業集團的證券化率已上升至55%以上。而航太科工、航太科技和中國電科等擁有大量科研院所資産的軍工集團,目前資産證券化比率僅為20-30%不等,存在較大提升空間。未來,隨著軍工集團資産證券化水準的提高,軍工集團的資産重組、産業整合步伐也將加快。

  在科研院所改制方面,中國重工已經走在前列。作為資産注入的下一步,中船重工旗下28家科研院所已經完成了“一所兩制”改革,10月份開始設立4家科技産業控股公司作為這批科研院所上市的載體,再一次開創軍工院所改制的先河。中船重工集團資産部主任郭同軍表示,“明後兩年將是我們的注資年、並購年。”

  平安證券研報認為,軍工資産在完成股份制改造後應當盡可能地實現由資産向資本的轉型,通過證券化獲得造血能力,這吹響了未來軍工集團改制重組、資産注入的進軍號。下一步重組主要集中在核心總裝軍品上市和軍工科研院所改制上市兩個領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