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造船業巨頭南北船借機軍改 爭相注軍工資産上市

  • 發佈時間:2014-11-04 06:5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市場一直關注的中船重工(俗稱:北船)將注入中國重工的科研院所資産的同時,中船集團(俗稱:南船)旗下上市公司廣船國際卻早于中國重工一步披露了“公司將獲注中船集團核心軍工資産黃埔文衝的100%股權,同時收購揚州科進的相關造船資産”的消息。

  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團一直被譽為我國造船行業的兩大巨頭,而此次“南北船”兩位競爭者開始憑藉軍改政策出臺之際展開了一場軍工資産注入大賽。

  有業內人士分析,從目前中國重工和廣船國際發佈的公告可見,“南北船”明顯已經將上述兩家公司當成了軍工資産的注入平臺。而這兩家公司也將因軍工資産的注入而獲益。

   廣船國際55億元購軍工資産

  11月1日,廣船國際發佈重組預案稱,此次重組廣船國際將向中船集團發行股份收購黃埔文衝85%的股權,並支付9.68億元現金收購另外15%的股權,同時向揚州科林發行股份購買其造船資産。

  此外,廣船國際將還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配套募集不超過18.32億元的資金,用於海洋工程等相關項目的建設。發行股份購買資産的股份發行價為14.17元/股,募集配套資金的定價為詢價發行,發行價格不低於16.48元/股。

  廣船國際表示,此次收購核心軍工資産黃埔文衝,將進一步提升公司艦船建造實力,做到對除大型水面艦艇以外的軍艦和軍輔船的全覆蓋。

  “收購後最終形成包含軍用船舶、民用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及船舶修理改裝等多産業佈局。”安信證券研究報告分析,黃埔文衝2011年至2013年凈利潤分別為7.14億元、2.12億元、2.69億元,廣船國際2013年凈利潤為0.14億元,此次收購大大豐富了公司的業務結構,增強了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廣發證券研究報告認為,“大廣船”的業務格局在中船集團已處於領先位置,未來中船集團的整合仍有較大空間。研報分析,廣船國際(含龍穴)在2014年初持有訂單711萬載重噸,考慮到船價走勢和排産週期,預計公司2015年利潤率開始出現改善。而收購的黃埔文衝的盈利能力較強,2013年收入為100億元,凈利潤為2.7億元。

  公告顯示,此次重組標的資産的作價合計約54.95億元。其中,截至2014年4月30日,黃埔文衝100%股權的賬面凈資産為21.96億元,預估值約為45.27億元,預估增值率約為106.16%。根據廣船國際和揚州科進協商一致,此次標的資産揚州科進持有的相關造船資産擬作價9.68億元。

  溢價超100%兩年回本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向記者分析,此次資本注入溢價100%以上,公司可能需要兩年左右才能回本。但是這對公司並不會造成較大影響,中船集團和廣船國際的利益高度一致,對於中船集團而言能夠獲得較高資産回報率,而對於廣船國際而言對年內扭虧有較大幫助,二者各取所需。

  廣船國際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1.23億元,同比增長63.28%;凈利潤為虧損6.15億元,同比下降742.14%。而上年同期,公司虧損7297.62萬元。而*ST鋼構前三季度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7755.98萬元。

  中信建設分析師高曉春認為,公司在收入大增的情況下,凈利潤反而虧損,主要是由於今年一季度收購的龍穴造船負擔較重、産能利用率較低,生産和人員整合還需要時間。

  對此,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向記者分析,中船集團軍工業務表現較好,此次重組對廣船國際扭虧將有重大幫助。

  廣船國際獲中船集團注入核心軍工資産的消息傳出後,11月3日,公司H股復牌當日收漲72.27%,報23.65港元/股。

  中信建投高曉春認為,廣船國際有補漲的需求。“公司停牌期間上證指數累計上漲17.55%,而軍工指數最大漲幅高達68.8%。其次,收購資産帶來的業績彈性。黃埔文衝的軍船資産盈利水準明顯好于目前民船,而目前廣船由於龍穴造船負擔較重、業績虧損。最後,繼續整合的預期,這也是最重要的。廣船國際收購黃埔文衝不是收購軍船資産、資本運作的終結。”

  高曉春表示,廣船國際將繼續收購中船集團其他軍民船資産、最終成為中船集團整體上市的平臺。

  軍工證券化競賽

  有業內人士認為,廣船國際此次收購中船集團軍工資産,有利於集團規模化整合提速,資産證券化逐步提高。“廣船國際、黃埔文衝、揚州科進2013年營業規模分別為41.66億元、200億元、1.7億元,通過此次整合有效地推動了中船集團資産證券化。”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中船集團資産證券化程度僅30%左右,未來仍然具備較大的整合空間,通過上市平臺的融資等功能可以發揮資本市場對中船集團發展壯大的支撐作用。

  不過,有市場人士指出,中船集團的資産證券化步伐要大大落後於中船重工,因此,中船集團將重要的核心軍品業務資産注入廣船國際是為了加快步伐,而廣船國際也有可能成為中船集團最重要的上市平臺。

  高曉春預測,中船集團將以廣船國際為平臺對華南地區造船類資産進行整合,以中國船舶為平臺對華東地區造船類資産進行整合;完成屬地化整合結束後,必將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從而實現船舶類資産的整體上市、保留一個上市平臺。

  在中船集團加快資産證券化速度的同時,中船重工也在加大軍工資産注入速度。

  對於市場較為關注的研究院所的注入,中國重工投資者關係處副處長王善君曾公開向媒體表示,公司成立4家科技産業平臺承接中船重工相似資産的注入;同時,中國重工大股東中船重工旗下科技産業平臺還有很多,按照一個研究所對應一個平臺公司的模式,未來將把下面的産業公司作成一個整體,按控股公司模式整裝進入上市公司。

  而據中船重工資産部主任郭同軍向記者透露,科研院所的注入不一定等國務院出臺相關改革細則之後,不排除看市場情況而擇機而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