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多項政策紅利可期

  • 發佈時間:2014-11-05 01:13: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除了表內加杠桿的手段之外,證券公司還有很多‘花樣’。”有證券公司人士介紹,非上市、規模較小的券商增加杠桿需要動更多的腦筋,而目前較常用的手段,是將兩融業務與銀行對接,由銀行理財産品資金購買券商兩融客戶抵押品的收益權,融來的資金還可以再進一步抵押。“這其實是一種小型、變相的資産證券化,成本在6.3%左右。但積少成多,最終對於證券公司增加杠桿的作用也不可小覷。”

  “下一步證券行業增加杠桿還有很多政策調整的空間。”長江證券分析師劉俊指出,市場一直期待發行金融債,為證券公司增加新的工具。此外,修改公司債辦法,使得券商發行債券不受“一般企業”的局限,以及放寬短期融資券、短期公司債券的上限等都將有利於行業增加杠桿。

  隨著杠桿率提高,劉俊預計券商各項重資本創新業務有望在杠桿率提升的情況下快速放量,包括信用、櫃檯、做市商以及債券承銷等業務,全面制度創新將為證券行業帶來政策利好和業績改善的雙重效應。

  張育軍也表示,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在創新發展過程中,也面臨充實資本的問題。目前補充資本渠道不少,比如上市,引入戰略投資者,通過各種金融工具的使用等。證監會正在研究制定相關指引文件,要求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資本增長必須跟上業務增長,引導機構增強資本實力。

  今年9月19日證監會發佈通知,鼓勵證券公司通過IPO上市、增資擴股等方式進一步補充資本,並支援證券公司探索發行新型資本補充工具。10月,滬深交易所和證券業協會發文批准20家券商開展短期公司債試點,證券公司融資的政策障礙正在消除,行業將日漸揮別低杠桿時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