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7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王群航:不要簡單追隨機構投資者

  • 發佈時間:2014-10-20 00:31:3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良

  10月18日,在“建設銀行基金服務萬里行·中證金牛會(長春站)”活動現場,濟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機構投資者,經常是專業投資者的代名詞,但機構投資者不是萬能的,他們的行為不見得都值得效倣。

  王群航指出,公募基金的資訊披露裏有一項很獨特的內容,即機構投資者持有相關基金的比例:佔比高的基金,有超過半數的;佔比低的基金,可以低至為零。為此,有些人在選擇基金時直接以此為參照,但事實上這種做法不夠妥當,因為這要根據基金種類、基金規模、基金績效、交易方式、定價方法、基礎市場行情特徵、産品設計定位、投資運作風格、投資組合情況等多種因素來綜合確定。

  王群航表示,在公募基金市場上,對於不同類型、不同特徵的基金,機構投資者有著不同的態度,反映在報表上,就是持有基金比例的多與少。一般來講,機構投資者在投資基金時會有這樣的分佈特徵:首先,在規模大的基金裏,機構投資者的佔比可能較高;反之,則較低,甚至沒有。這主要是因為:第一、機構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基本上都會有一套完整的研究和審批流程,走完這個流程,需要一定的過程和耐心;第二、機構投資者在投資基金時通常都會有一個不約而同的規定,所投資金額不超過標的總規模的10%,這個“10%”的規定,同基金一致防範的鉅額贖回風險的標準有關;第三、機構投資者通常擁有規模很大的資金,以千萬元、億元為單位進行投資,假定每一筆投資收益率基本一樣,那麼,同樣做一筆投資,規模越大則效用越好;反之,則不經濟。

  其次,業績好的基金裏機構投資者可能會比較多;反之,則較少。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機構投資者通常會具有相對較強的擇基能力。

  最後,業績穩定性好的基金裏機構投資者可能會比較多;反之,則較少。業績的穩定性是機構投資者選擇基金的一個重要指標,這個穩定性,可以有不同的時間長度來衡量,如:月度、季度、半年、年度等。業績穩定性好的基金,尤其是那些公司管理層穩定、基金經理穩定的基金,投資風格也會相對穩定,這樣的基金,其過往投資情況與業績的可參照性強,因而最受歡迎。

  王群航同時指出,在下列一些情況裏,機構投資者的佔比可能會相對略高一些:第一、在交易渠道主要是場外申贖的基金裏,機構投資者可能會比較多;第二、在交易渠道主要是場內的基金裏,大盤藍籌類ETF、規模大的ETF、主流行業和活躍行業的ETF,並且還都是規模較大的品種裏,機構投資者的佔比可能會更高一些;第三、在分級基金裏,A類份額裏的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絕對高;而在B類份額方面,僅有二級市場交易量大、換手率高的品種裏,機構投資者才有可能會階段性地進入。

  但王群航強調,機構投資者不是萬能的。他認為,公募基金就是一大類機構投資者,相對於其他多種多樣的機構投資者來説,公募基金是最透明、最規範的。但即便如此,並不等於業績一定就好。市場上常見的各種業績排名比拼,投資者早已司空見慣。公募基金尚且如此,其他形形色色的機構投資者就更不用説了。

  “因此,機構投資者,經常是專業的投資者的代名詞,但他們的行為也不見得都值得效倣。以保險公司內部的資産管理部門來説,他們是投資基金的絕對大戶,但他們在以往歷年的股票市場牛市行情中的盈利率都不是很高,為什麼?不是能力不夠。因為他們有著自己的績效考核指標和方式,若該年度的投資績效任務已經完成,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就會降低、收斂。”王群航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