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董秘價值:心隨朗日高 志與秋霜潔

  • 發佈時間:2014-10-18 00:31:1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順鑫農業董秘 安元芝

  中國資本市場20多年風風雨雨,淘盡無數風流人物,也磨礪出董事會秘書這一角色。由最初的“秘書”定位,到如今的“高管”角色,並且依然在往更深層次拓展演變,“公司對外發言人”、“監管部門指定聯絡人”、“公司資本運作籌劃人”等各種頭銜,一時風光無限,無出其右。下面就我個人擔任董秘以來,對董秘職能的理解以及董秘工作的擔當發表一些淺見。

  《公司法》規定上市公司設董事會秘書,負責公司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會議的籌備、文件保管以及公司股東資料的管理,辦理資訊披露事務等事宜。對此,我想每一位董秘都會付之一笑,緘口不言。不管是《公司法》還是《上市規則》,都只是對董秘的最低職能作出要求,董秘實際所做的遠遠不止這些,在資本運作、並購盛行的資本市場,董秘工作的著力點不只在基本功,更要深度修煉,借助資本市場的大平臺,引領上市公司做大做強。

  董秘是一份苦差事,一些資深董秘這樣描述董秘基本功,對公司的戰略把控、公司治理要擔當急先鋒的角色;對公司的生産經營、市場行銷等要能擔當一線員工的角色;在行業及財務方面的知識要能勝任證券公司或基金行業研究員的工作;在證券法律法規等方面的知識要能勝任律師事務所的工作。董秘的工作內容已經遠遠超越了最初與監管部門的溝通聯絡、協調公司與投資者之間的關係、處理公司資訊披露事務、督促上市公司規範運作、股權事務管理、三會組織與文件的保管等的基本工作範疇,工作內容和挑戰性大幅增加。董秘是一份風險活兒,在監管層、投資者和管理層關係的協調上,有這樣的説法:站在投資者和監管層的立場,勢必與董事會、董事長衝突;站在董事會和管理層的立場,勢必會和投資者、監管層對立。取捨之間,董秘最後只能倒向上市公司一方。董秘自身謹言慎行,還要提醒“董監高”注意説話分寸,防止內幕資訊洩露,規範股票買賣操作,注意時間窗口。一旦出現問題,董秘首當其衝,最終的結果,董秘們多會淪落成替罪羊,輕則點名批評,重則被終生行業禁入。董秘是一份考校操守的職業,作為公司重大事項的參與者和責任人,董秘身在其中,既要經受人情世故的考驗,也要經受短線牟利的誘惑,“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案例比比皆是,有人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來形容其中的無奈。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以來,已有72位董秘辭職,17位董秘被處罰,如何認知董秘這一職業,董秘工作的價值取向何處?

  董秘是一份簡單的職業,相關法律法規的界定比較籠統,並且從字面上看,其處理的大部分屬於事務性工作,根據其職能定位,則給予一些人從事該職業的機會,背景五花八門,資歷深淺不一,有分析提到,董秘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幫助企業上市上,待企業成功上市後,董秘工作就變得缺乏挑戰性。其實不然,董秘工作的挑戰正是從上市開始,隨著國內資本市場日益完善,監管措施日趨嚴格,資本運作的複雜性日益突出,保護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也成為焦點之一,與資本市場革新不期而遇的董秘工作成為重中之重,同時也為有志、有識之士提供了廣闊舞臺。

  作為上市公司董秘,單純為利益而工作、為工作而工作的做法,難以帶動上市公司經受大風大浪,也不能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保持客觀獨立的立場,這樣必定是誤己誤人,不只自身愧於擔任這個職位,也耽誤了上市公司全體股東的利益。能夠做好董秘工作的人,必定是深刻理解其價值並致力於實現其價值的人,必定是有理想有追求並不辭辛苦去實現的人,這樣的人既身兼“敬業”、“奉獻”、“高尚”的職業精神,又具備“專業”、“務實”、“精湛”的業務技能,作為一個優秀的“舵手”,能夠帶動上市公司的大船,穩步行駛在資本市場的激流中,越行越遠。

  董秘是上市公司內部“最外向”的職位,處於資本圈各方利益交匯的樞紐點。由此構成董秘特定的圈子,核心是董秘群體,再有券商投行人員、律師、會計師、分析師、投資者、監管人員、媒體記者等形成董秘特有的人脈圈。通過圈子交流,董秘可以及時了解國家的政策調整和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問題,從而時時提升專業能力,調整上市公司動向,帶領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唐太宗李世民《經破薛舉戰地》中有這樣一句詩“昔年懷壯氣,提戈初仗節。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用來説明董秘工作的價值取向再好不過:從事董秘工作,胸懷的是壯志,抒發的是豪氣,揮灑的是熱血,所求的無非是才盡其用。“風雨春歸,飛雪春到”,歷經風雪,只為“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董事會秘書委員會供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