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10月行情謹慎樂觀

  • 發佈時間:2014-09-27 00:31: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華泰長城期貨 尹波

  在經歷了上週二的放量調整之後,市場情緒一度轉為謹慎,但本週大盤先抑後揚,週三的放量拉漲一舉收復上週二失地,上證綜指收盤價接連創出本輪反彈新高,強勢格局再度回歸,投資者情緒也逐漸穩定。9月匯豐製造業PMI數據暫時安撫市場對基本面的憂慮,新股集中申購的負面衝擊有限,月末資金面在央行的維穩下保持平穩,再疊加房地産政策利好,市場逐步走穩符合預期。我們預計,10月四中全會召開將強化改革預期,滬港通落地之前市場將繼續圍繞相關主題挖掘,經濟數據或有波動但無礙大局,政策面邊際改善也值得進一步期待,近期市場的強勢邏輯還未看到顯著逆轉的跡象,10月行情依然可以謹慎樂觀。

  仔細梳理本輪上漲行情,我們可以將9月1日和2日作為本輪上漲的一個分水嶺。如果説6月至8月的反彈邏輯是經濟階段性反彈、滬港通等積極因素共振,那麼在7月經濟數據公佈之後,經濟階段性反彈的邏輯已經鬆動,至9月初公佈的製造業PMI數據進一步“坐實”經濟階段性反彈的結束。大盤在9月1日-2日連續拉升並最終在9月2日突破8月高點2248.94點站上2500點,就是明確宣告“只要就業穩定,中國經濟不發生硬著陸,短期低一點還是高一點,市場就不存在著系統性風險”。此時,市場的上漲邏輯切換至“在改革深入推進的背景下,無風險利率下行、企業盈利預期改善、股市風險溢價下降和增量資金入場等積極因素”。而從目前的觀察來看,還未看到上述邏輯顯著逆轉的信號。

  首先,短期經濟增長預期有所好轉,中期也依然看不到太過悲觀的理由。9月匯豐製造業PMI初值為50.5,高於預期的50和上月值50.2,從分項指標來看,産出和産成品庫存保持不變,採購量、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出現較快回升,購進價格出現下滑,就業指標為2009年以來的新低,在需求有所回升的背景下,企業擴大生産和雇傭的積極性並不大,反映企業預期依然偏謹慎。9月製造業PMI數據的回升可能在較大程度上受到了季節性因素的推動,回升應該不具有持續性。不過考慮到當前企業庫存不高,産能去化也取得較大成效,我們認為,未來經濟下行壓力或許也不大,硬著陸的風險更是微乎其微。增長能夠維持相對穩定,改革也將同步提速,支撐股市運作的兩大核心邏輯近期依然成立。

  其次,資金面中性偏松,政策面還存在著邊際寬鬆的空間,這兩點在未來可預見的一段時期內應該都將不會改變。在上周央行接連開展5000億元SLF和調降14天期正回購利率20BP之後,雖然面臨季末考核、新股申購、節前資金備付需求等多重因素擾動,但本週資金面基本維持穩定,並無大的波瀾,隔夜和7天期回購利率運作中樞較上周下移明顯,央行政策舉措對市場預期的積極影響非常明顯。此外,有媒體報道指出“首套房認定標准將放鬆”,二套房的限制也將有所鬆動。我們預計,如果房地産銷售在“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表現依然不佳,後續政策進一步鬆綁應是大概率事件,這其中就可能包括調降首付比例等重磅政策舉動。當前來看,無論是降低企業融資利率,還是平滑房地産的下滑風險以穩增長,都需要政策保持相對積極作為的立場。

  再次,10月四中全會召開在即,改革提速預期將有所強化,這會進一步支撐市場風險偏好,而在滬港通尚未落地之前,內外部資金流入股市的態勢應該不會大幅逆轉。

  最後,10月是三季報集中披露時間窗口,從已經披露的業績預告來看,整體表現還是不錯的,三季度業績增長基本上確立了上市公司全年盈利格局,屆時估值切換和板塊輪動有望帶動業績相對優秀的個股出現一波漲幅。

  整體而言,在十八屆四中全會尚未召開和滬港通落地之前,基於改革深入推進、無風險利率下降預期、經濟無硬著陸風險和增量資金入場等因素所支撐的上漲行情難以出現趨勢逆轉,10月市場有望延續偏強格局。我們可以合理預期,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改革進程顯著低於預期、無風險利率下行受阻、經濟硬著陸風險大幅上升等風險因素凸顯的概率也不大,後期市場若出現震蕩也應更多地理解為是技術面因素所致。在市場整體風險有限的背景下,投資者既可積極挖掘相關主題投資機會,也可密切關注三季報高增長板塊個股機會。期指操作策略上,由於期指在相對高位震蕩幅度和頻率都明顯增加,投資者短線可採取“運動戰”策略,交易節奏的把握上建議“大跌時可適當多買,小跌少買,大漲時也要考慮適當兌現”,一定不要激進追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