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上交所:滬港通不存在架空QFII、QDII等問題

  • 發佈時間:2014-09-19 20:1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據上交所官方微網志消息,上交所今日召開網路新聞通氣會表示,目前滬港通各方面配套完善工作都即將完成。上交所強調,滬港通交易機制套利空間非常有限,對QFII、QDII、ROFII等制度也不存在架空問題。

  上交所主要從規則與協議、業務方案、市場就緒、交易監察、技術系統等5個萬面,切實全面推進滬港通籌備工作,目前上述工作準備都基本就緒。

  為配合做好跨境監管合作,上交所參加了兩地證監會跨境執法合作協商,並就滬港交易所監查合作進行認真研究,已就兩所監察合作事互達成一致。

  滬港通對A股資金分流影響不大

  關於市場擔憂的滬港通開通是否會造成A股資金分流的問題,上交所表示,綜合各方面分析,市場人士和專家學者普遍認為滬港通有利於兩地市場發展,對A股市場造成的資金分流影響非常有限。

  分析認為,滬股通3000億元額度大於港股通2500億元額度,且兩個萬向的資金流動會部分抵消,所以凈流入流出量相對較小。即使全部3000億元額度流入也只佔上海市場市值的約2%、佔內地市場市值的約13%,即使全部2500億元額度流出也只佔上海市場市值的約17%、佔內地市場市值的約11%。在初期設置每日額度,滬股通、港股通的每日額度分別為130億元、105億元,這種設置有助於防範資金的大規模凈流入流出。

  滬港通對跨境資金流動實行封閉管理,賣出股票取得的資金只能沿原路徑返回。從整體上看,滬港通造成的資金分流影響相對有限。

  境內投資者參與港股通有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目前擬定的個人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是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餘額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據此測算,符合條件的個人投資者賬戶僅佔A股個人投資者賬戶,總數的約0.85%。

  對QFII、QDII、RQFII等制度不存架空問題

  上交所表示,滬港通對QFII、QDII、RQFII等制度並沒有衝突,也不會存在架空這些制度的可能性,主要有三點原因。

  一是滬港通與QFII等是有著本質區別的,並不重疊,二是滬港通與QFII等制度是相互促進關係,而非簡單的替代關係,三是以RQFII為代表的額度還沒有完全利用,所以滬港通不會對QFII等造成影響。

  具體來看,滬港通與QFII、RQFII有本質區別。一是QFII和QDII制度僅針對機構投資者,滬港通面向兩地所有符合適當性管理要求的個人和機構投資者,二是QFII機構可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而參與滬港通業務的投資者限于在內地和香港開設證券賬戶的投資者,QDII機構可投資境外各主要證券市場,而滬港通業務限于上交所A股市場和香港市場,三是QFII和QDII制度是將額度分配給機構投資者,而滬港通業務實行總額度控制,四是QFII和QDII機構自行完成資金的匯入、匯出和兌換,而滬港通由兩地結算公司統一安排,五是QFII和QDII資格對參與者的要求高,投資者較難取得資格,一般通過購買獲批QFII和QDII資格的機構發行的基僉份額等萬式參與,而滬港通一般投資者可直接獲得參與資格,直接投資對萬市場的股票。

  滬港通與QFII、QDII等形成相互補充而非替代關係。滬港通有額度控制以及標的管理等機制設計,這些設計與QFII、QDII等制度可以形成一套"組合拳"實現投資境內外股票的投資策略。以RQFII為例,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運用滬港通投資滬A市場的藍等板塊,還可以運用QFII額度佈局增長潛力較大、風險較高的中小板塊和創業板板塊,滿足其多層次投資佈局的需求。

  現有QFII、QDII、RQFII制度等額度並沒有完全利用起來。以RQFII為例,香港市場RQFII額度有近一半處於目置狀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共有71家境外機構獲批RQFII資格,累計獲批額度2503億元人民幣,其中,南方東英資産管理(以下簡稱"南方東英")獲得額度共426億元,易萬達資産管理(香港)(以下簡稱"易方達")獲批272億元額度,華夏基金(香港)(以下簡稱"華夏")獲得218億元額度,位居前三名。在香港市場的RQFII産品中,南方東英、華夏和易方達的産品一直佔據市場主導地位。但是,截至2014年7月9日,除南方東英外,華夏和易方達的額度使用情況都未能超過一半,其中,南方東英RQFII産品資産管理規模約佔獲批額度70%,易方達和華夏的比重分別為13%和43%。

  滬港通交易機制套利空間十分有限

  上交所表示,總體上,滬港通交易機制的套利空間非常有限,不會對市場和投資者造成風險,主要有三點原因。

  對於匯率波動套利,滬港通沒有提供大規模的套利機會。根據滬港通的制度安排及現行的外匯管理體制,兩地投資者無法直接跨市場進行套利交易,內地與香港外匯市場相對隔離,不可能大規模地通過滬港通構建匯率套利組合。

  對於額度的資金操控套利,滬港通的額度控制不會成為投機資金操控市場的漏洞。滬港兩所對額度控制方式進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當前的計算公式以買人中報和賣出成交作為計算的基礎,充分考慮各種因素。

  在港股通方向上,因為券商對投資者買入申報的資金有前端控制,不可能出現虛假大額買入申報,在滬股通方向上,券商針對投資者的買入申報是否有足夠交收資金也有完備的風險控制措施,所以很難出現通過大額度假買入申報來製造"額度用盡"假像的操作。其實,即使有投資者不顧資金成本在不可能成交的價格上提交虛假買人申報以製造"額度用盡"的假像,也不可能達到影響上海A股的整體價格水準的操縱效果。

  對於A+H股因為交易時間、交易日與漲跌幅限制不同的套利,也不會給市場和投資者帶來風險。

  首先,對於非A+H股票,根本不可能出現所謂大規模套利交易。滬港通機制下,上海 A股市場的價格完全在上交所市場決定,海外投資者在有限額度下操縱整個上交所市場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從交易機制來看,上交所市場目前沒有實行T+O交易,跨境套利面自巨大的隔夜風險,完全沒有可能建立無風險的跨境套利模式。同時,從理論和實踐上講,套利交易一般發生在不同市場同時交易的同一資産、或者兩個高度關聯的資産之間。滬港交易所兩地市場是完全獨立的股票市場,交易機制不同,上市股票差異性很大,在兩個市場間根本沒有可能形成系統性的套利機制。

  其次,對於A+H股票而言,對於兩市交易時間、交易日和漲跌幅的不同,在滬港通機制下也不存在A+H股大規模套利機會。目前A股和H股不能相互轉換,投資者通過滬股通買入的 A股並不能在香港市場轉換為H股賣出,因比, A股和H股之間並不存在系統性的套利機制。同時,套利與市場操縱是不同的概念,在A+H股存在差價的條件下,兩地資金合理的套利交易有利於價格發現,提高市場定價的合理性。

  最後,即便存在市場的盲目、非理性套利,這種風險在額度控制下也是非常有限的。滬股通、港股通的總額度分別為3000億元、2 5 00億元,分別僅佔內地、香港股票市場總市值的約1. 2%、1. 3%,每日額度分別為1 30億元、1 05億元,約佔滬、港市場日成交量的5%到1 0%之間。在這些額度的限制之下,難以出現大額投機交易,不會對股市穩定造成明顯的衝擊。

  打擊相關跨境違法違規行為

  上交所表示,根據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關於滬港通的《聯合公告》,滬港通的交易遵守交易發生地市場的規定及業務規則。上市公司將繼續受上市地上市規則及其他規定的監管。

  兩地證券監管機構將各自採取所有必要措施,以確保雙方為保障投資者利益之目的,在滬港通下建立有效機制,及時應對各自或雙方市場出現的違法行為。兩地監管機構將改進目前的雙邊監管合作安排,在以下方面加強執法合作:完善違法違規線索發現的通報共用機制,有效調查合作以打擊虛假陳述、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等跨境違法違規行為,雙方執法交流與培訓,提高跨境執法合作水準。

  此外,兩地交易所也將在既有合作基礎上,加強滬港通下的自律監管合作,就滬港通簽署監管合作協議,明確雙方監管合作萬面的許可權、分工以及協作關係。

  上交所強調,針對滬港兩地市場的交易規則和監管制度存在的差異,兩地證監會和交易所所採取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應對措施,將能為本地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對方市場帶來最大程度的便利,同時將能夠有效防範不當制度套利,打擊相關跨境違法違規行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