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新三板 > 正文

字號:  

新三板面臨三大變局

  • 發佈時間:2014-08-15 01:22:2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截至8月14日,新三板掛牌公司達千家,做市商交易系統預期8月底前上線。業內人士認為,新三板市場格局由此將發生重大變化,一是新三板市場定價體系重構,迎來價格發現新機制;二是主辦券商競爭格局可能發生重大變化,考驗券商的估值能力、資金實力、投研水準的時刻到來;三是掛牌公司治理水準的改善,中小微企業在新三板享受資本市場便利的同時也要按照有關監管要求進行資訊披露和規範運作,接受主辦券商的督導。

  重塑市場定價體系

  “當前新三板公司的定價都是協議轉讓確定,隨意性較大,不能反映公司真實的價值,做市交易推出後,價格水準發生多大變化都有可能。”北京一家券商場外部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説,目前約20%的公司表達了做市意願,未來這些公司股價水準的變化對於未採用做市交易的公司股價也有重要參考意義。

  據了解,新三板將實施傳統競爭性做市商制度,所謂“傳統”,即選擇做市轉讓方式的公司只能使用這一種交易方式,區別於混合做市商制度;所謂“競爭性”,是掛牌公司必須擁有2家以上做市商,區別於壟斷性做市商制度,這種制度設計既引入競爭,提高市場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又保證了券商的做市積極性。

  相比之下,協議轉讓作為最古老的一種交易制度,適用於買賣雙方都熟悉的、易於定價的産品,但對於股權投資這類專業性較強的産品,交易雙方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很難通過單純的協議成交,或者即使成交了也是經歷了多次談判,造成交易成本過高,導致市場效率過低,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未能得到有效發揮。

  新三板公司合理估值是做市商必須掌握的技能,部分券商很早就啟動了這項工作。2012年4月,申銀萬國證券場外市場總部和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聯合成立新三板估值體系研究小組,並於2013年4月形成新三板市場估值方法基礎框架,7月完成新三板市場估值體系設計細節及實證研究。(下轉A02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