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打車軟體上演大戰洋品牌“湊熱鬧”

  • 發佈時間:2014-08-02 00:31:0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網路消費

  □唐元春

  “以前上班擠地鐵,現在改坐計程車了。”日前,筆者在北京出差,親眼目睹一位IT業白領張女士在微信朋友圈裏發出這樣一則消息,“打車花了14塊,‘嘀嘀’打車補貼我12元,等於花2塊錢就到公司了,這便宜幹嘛不佔。”

  從今年年初開始,國內打車軟體市場就呈現火熱局面,主要參與方“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先後投入數億元相抗衡。從用戶的反應看,這場大戰確實激起了不小的波瀾。類似張女士這樣的都市白領,很多都在這場競爭中受益。

  由於背後的投資方是騰訊和阿里巴巴,“嘀嘀”和“快的”的大戰也被視為是這兩個網際網路巨頭的較量。

  然而就在“嘀嘀”和“快的”在國內打得火熱之時,被稱為“叫車軟體業鼻祖”的Uber日前也宣佈正式進軍中國,目前已落戶深圳、上海等城市。據了解,Uber採取的是與二者完全不同的差異化競爭策略。

  “讓兩家打吧!時間越長越好”

  最近,“快的”宣佈,首次使用該軟體打車的用戶將獲得30元話費,這讓很多人嘗到了最初的甜頭。緊跟其後的“嘀嘀”就公開叫板,投入2億元資金與“快的”一決高下。只要乘客用“嘀嘀”叫車,並通過微信支付,就能獲得每單10元的獎勵。不甘示弱的“快的”也聯手支付寶,推出了類似的活動。近日,“嘀嘀”再次高調宣佈,將追加2億元的打車補貼預算。之後,“快的”聯合支付寶通告大眾,再投5億元請全民免費打車。

  兩大打車軟體商的燒錢大戰拉開序幕,很多乘客都表示,他們非常樂意“坐享優惠”。網友Robert説:“對這種哐哐砸錢吸引客戶的手段,我只想説,請繼續。”

  截至今年7月底,兩家的競爭到了白熱化狀態。“嘀嘀”再次宣佈,將補貼調高到12-20元不等。之後,“快的”就給予回擊——用“快的”每單減免至少13元。他們還發話稱:“後續無論什麼情況,只要對手調了,我們‘永遠比對手多補貼1塊錢’的政策會自動快速生效。”

  受益的不僅是乘客,“嘀嘀”和“快的”針對司機也有獎勵措施,每單補貼5-10元。“讓兩家打吧!時間越長越好,他們有的是錢。”的哥肖師傅對筆者説:“‘嘀嘀’和‘快的’兩派相鬥,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實惠了。”

  國內媒體在新浪微網志上評論稱:“關注二者的競爭,是因為我們因競爭受益的機會太少。”

  拼命燒錢為了啥

  對於免費午餐能吃多久,網友Robert説:“這也許是阿里巴巴和騰訊的一場遊戲,而我們只是在享受戰利品罷了。”

  亞洲科技網站e27.co認為,今年爆發的這場“計程車戰爭”,騰訊和阿里巴巴爭奪的,並非是用戶數量,而是用燒錢的方式讓用戶認可微信支付或手機支付寶,改變人們的習慣。這會為兩家公司提供新的機會,拓展更大的移動手機支付市場。

  “快的”高層陸先生對媒體表示:“網際網路這個行業就是要看誰笑到最後。最後或許只有一家能站著,剩餘的都跪著。”

  e27.co還預測,隨著消費者意識逐漸清晰和一些公司的合併重組,到不了2014年年底,打車軟體市場就會重新洗牌,確立合理的競爭規則。

  洋品牌也來“湊熱鬧”

  當你還在計算用“嘀嘀”還是“快的”哪個更省錢時,有一種更“高大上”的打車方式開始進入中國市場。

  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嘀嘀”和“快的”目前在中國打得火熱,與此同時,被稱為“叫車軟體業鼻祖”的Uber也宣佈正式進軍中國。

  《華爾街日報》稱,不同於“嘀嘀”和“快的”,Uber採取的是與二者完全不同的差異化競爭策略。

  奧迪A6、賓士等豪車接送,用戶可以通過Uber軟體一鍵預訂,軟體還會精確顯示車輛預計到達的時間、該車行駛中的動態位置、車主照片和姓名(中英文),以及預計費用等項目。

  目前,Uber已落戶深圳、上海等城市。其亞洲區運營總監艾倫·佩恩表示:“Uber的司機身穿Blazer休閒西裝並佩戴領結,很紳士。車內還會配置免費礦泉水、口香糖、手機充電器和WiFi等設備。”

  在上海工作的陸媛對《華爾街日報》説:“如果要出席一些特殊場合,比如婚禮或是晚宴,我會考慮使用Uber。”此外,她還表示,希望中國市場上的打車軟體越多越好,無論來自哪,老百姓從中受益就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