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癌症防治行動,推進預防篩查和早診早治;多名代表委員提出
建議防癌體檢納入醫保支付範疇
3月10日,人民大會堂,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全國政協常委、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焦紅髮言。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癌症防治將成為國家行動計劃。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國受癌症困擾的家庭以千萬計,要實施癌症防治行動,推進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著力緩解民生的痛點。
全國兩會期間,這一議題引發廣泛討論。多名代表委員著眼于防癌體檢、早診早治的迫切,建議將防癌體檢納入醫保支付範疇。
“篩查和早診早治,是全世界普遍認同的降低癌症發病率、死亡率的有效手段。”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説。
全國政協常委、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焦紅建議實施“國家癌症攻堅”行動,強化早診早治,推動更多優質抗癌藥和B型肝炎、丙肝、宮頸癌疫苗接種儘快納入醫保。
現狀
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僅為發達國家31%
去年,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價格平均降幅達56.7%。
而在業內專家看來,抗癌藥納入醫保,並非抗癌最佳途徑。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羅永章介紹,早診早治是國際公認對抗癌症的最有效手段,很多發達國家已從中受益。
他援引數據稱,發達國家癌症檢出率是我國的3~4倍,我國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僅為發達國家31%。體檢普及率低、防癌體檢不規範,大多數患者發現時就已到中晚期,是我國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生存期短的一個重要原因。
那麼,癌症如果發現得早,是可以治愈的嗎?
醫學界將癌症防治體系分為三級。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人民醫院副院長、省婦幼保健院院長王水介紹,第一級是從病因學角度預防,例如對宮頸癌等癌症致病因素了解比較清楚,就可以通過疫苗方式預防。另外,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也可以從源頭預防癌症。
然而,人類尚未搞清所有癌症的病因,無法全然用疫苗預防。王水説,如果腫瘤在早期被發現,沒有病變時就干預治療,相當於外科性疾病,可以通過手術解決,提升治愈率。這就是二級預防:早診早治。而當患者已經進入癌症晚期,這時的三級預防目的是保證患者生活品質、延長壽命,已經不可能治愈。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是目前腫瘤治療的根本。”王水説,“《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預防為主,方向是正確的。”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説,參加早診早治項目的人群食管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降低20%和37%,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降低14%和33%。
在癌症防治中,城鄉差距的鴻溝也亟待彌補。通過對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調研,王水發現,當地女性宮頸癌患病率極高,達到全國平均水準30倍。當地本身就是深度貧困地區,一些家庭為治病賣光了牛羊,傾家蕩産。
王水今年就克州宮頸癌多發問題提出提案,建議國家在這一地區建立篩查體系,提供免費疫苗、醫護人員培訓等,使得診斷治療水準提高。
策略
推動基層醫院成癌症早期診斷主力
如何推動早診早治在更大範圍內普及?全國政協常委、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焦紅認為,需要強化早診早治策略,加強一二級預防,實施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消除致癌的環境因素,並加快控煙立法進程。
同時,焦紅提出要擴大常見癌種的篩查覆蓋人群。對發病率高、篩查手段成熟的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肺癌、宮頸癌、乳腺癌等癌症,制定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並積極推廣應用。
癌症篩查近幾年才較為廣泛地走入大眾視野。與此同時,多位委員提出,我國癌症篩查體系還存在較嚴重的缺口。
當下,癌症體檢和篩查條件最完備的醫療機構,仍是三級醫院。
而羅永章在提案中提出,我國多數三甲醫院常年人滿為患、不堪重負,無暇開展防癌體檢。且三甲醫院集中在少數大城市,難以形成足夠的人口覆蓋。
為此,他建議將防癌體檢重點放到一、二級醫院開展,讓城鄉居民就近接受正規檢查。
“三級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療機構門可羅雀,這是不正常的現象。”王水對此持贊同態度,他表示醫療資源要合理配置,讓基層醫療機構在早期診斷中發揮更大作用。
王水舉例稱,乳腺癌、宮頸癌等類型癌症的早期檢查,在基層醫院就能完成。然後可以將X光片等上傳到診斷中心,由醫生判斷。但這樣的診斷體系,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尚未建立。
在北京大學美年公眾健康研究院執行院長寧毅看來,我國癌症預防治療體系面臨“三缺一”的問題:前端是疾病控制體系,後端是醫療體系,但是缺乏中間的早篩早檢環節。他認為,專門的體檢機構可彌補癌症體檢體系的不足。
科研
應強化癌症創新藥物研發
除了早診早治,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推動癌症科研攻關。
焦紅在今年全國政協大會發言中,也將癌症科研的重要性拋了出來。她建議設置“國家癌症攻堅”科技重大專項,強化癌症創新藥物研發、防治基礎前沿研究、診療技術和應用示範的系統部署。
她還建議建立國家腫瘤臨床大數據中心,加快免疫治療等新技術的審批應用,推動全鏈條高品質結構優化的抗癌醫藥産業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列明表示,我國近年在癌症治療上取得很大進步,除了傳統的化療和放療,還有了靶向治療等手段。從2011年貝達藥業自主研發我國第一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埃克替尼起,到目前為止,中國至少已有10個自主研發抗癌新藥上市。
丁列明希望將癌症防治攻堅計劃列為國家專項,癌症防治不單單是衛生部門的事,更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部門協調。如美國的癌症“登月計劃”,他建議中國也可以成立國家領導和工作小組,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和研究機構聯合攻關。
寧毅介紹,目前針對癌症篩查,已經産生一系列的科技成果。例如,利用低劑量CT進行肺部掃描,篩查肺癌;利用膠囊胃鏡機器人,進行胃部腫瘤篩查,等等。“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更加便捷、低成本的癌症篩查手段,目前的問題是如何提高公眾意識,讓技術普及開來。”寧毅説。
保障
讓防癌體檢走進農民醫保
全國兩會上,多名代表委員呼籲將癌症早期篩查納入醫保報銷範圍。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腫瘤醫院副院長花亞偉建議,將成熟防癌體檢項目納入門診醫保支付範疇。王水建議在一些特定腫瘤高發地區,可以針對性進行早期篩查,甚至將費用納入醫保。
羅永章也提出,可從癌症高發地區、高危人群入手,將防癌體檢納入醫保,在癌症早診早治的社會經濟效益顯現後逐步推廣,最終實現全民防癌普檢。特別是讓防癌體檢走進農民醫保。
“將防癌體檢納入醫保會在短期內增加醫療支出,但從長遠看是‘花小錢、省大錢’的明智之舉。”羅永章還建議由政府引導社會資源進入,解決資金短缺問題,使醫保防癌體檢符合市場規律,實現良性運作。
除了資金,癌症篩查和早診早治還面臨著觀念落後、政府缺位等一系列問題。
王水與同事經常下鄉進行健康科普,但往往少人問津,除了免費做檢查,有時候還要送洗衣粉之類的禮品,才能吸引群眾。“健康教育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很多人覺得現在好好的,就無所謂。”
王水認為,全民健康不僅是醫護人員的事,而是全民的事情,尤其是政府部門需要承擔職責。當地如果出現腫瘤發病率高、孕産婦死亡率高等現象,政府必須想辦法採取措施。
今年,江蘇省婦幼保健院計劃對1萬名新疆克州女性進行宮頸癌篩查,援疆資金予以支援。王水希望對這一地區的癌症防治能夠進入國家層面,得到更多支援。
參加早診早治項目的人群食管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降低20%和37%,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降低14%和3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
可從癌症高發地區、高危人群入手,將防癌體檢納入醫保,在癌症早診早治的社會經濟效益顯現後逐步推廣,最終實現全民防癌普檢。特別是讓防癌體檢走進農民醫保。——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羅永章
新京報首席記者 王姝 記者 倪偉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