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兩會報道組
3月11日,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經濟界別小組討論,他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監管部門總體鼓勵和支援險資作為長期資金入市,支援資本市場的發展。
周亮説,資本市場牽一髮而動全身,保險資金具有長期資金功能,所以總體是鼓勵和支援的,但險資對於所投資的行業和具體能投多少(規模),還要考慮行業結構佈局等問題,“去年底發佈的《保險資金投資股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會與其他部委進行溝通,並根據情況爭取加快推出”。
周亮表示,這兩年金融業增長速度很快,但大而不強仍是當前金融業面臨的問題。金融業實現高品質發展,首先是服務好實體經濟,加強金融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方面要靠鞏固去杠桿結構性改革的成果,鞏固治理金融亂象的成果,鞏固金融業不斷創新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要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圍繞實體經濟産業鏈提升服務水準。“目前金融服務的方式依舊粗放,要暢通實體經濟和金融的迴圈機制,打通貨幣信貸傳導機制。”
金融增加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援力度。周亮稱,儘管去年單戶10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增長幅度達到21%,企業覆蓋面有很大提升,但離市場需求還有距離,銀行還需努力。
周亮表示,小微企業發展有天然不足,市場存在資訊不對稱問題,銀行要覆蓋風險需要付出較高的成本。為解決這一問題,銀行要用科技賦能,利用資訊平臺為審核小微企業貸款提供基礎數據。目前監管部門已提高了對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的容忍度,今年可能還要繼續增加對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的容忍度,銀保監會也要求銀行繼續加大和做實不良資産處置。同時,在去杠桿的過程中也會把握好力度節奏,在穩增長的基礎上平衡好防風險的關係。
今年兩會期間,監管部門官員頻頻談及高風險金融機構退出的相關話題。周亮表示,市場經濟有生有死,這是正常的,但是有一條要注意,就是不能讓它引發系統性、連鎖性、交叉性的風險。
對於如何加強監管的協調配合,他表示,監管要更多學會傾聽市場的聲音、企業的聲音,出臺政策的時候要廣泛深入地徵求意見,加強與央行、證監會、財政部、發改委等部委間的協調,形成合力,避免形成監管的疊加,尤其是負面疊加。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