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接受採訪。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如何看待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和GDP增速預期增長目標?減稅降費兩萬億元大禮包怎麼真正落地?新預演算法實施後,預算管理取得了哪些進展,還有哪些問題?對此,新京報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
對發展速度的下行不要看得那麼重。我寧願相信我們這個區間指標是主動作為的,我覺得我們要更加看重長期發展,不要過多看重短期的波動,更加注重國內的發展,要解決這些結構性矛盾和體制性問題。——尹中卿
談經濟形勢
對發展速度的下行不要看得那麼重
新京報: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GDP的預期增長目標為6%-6.5%,你怎麼看待今年的GDP增速目標和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
尹中卿:2019年到底怎麼辦,這是一個大問題。我認為,分析當前的宏觀形勢,肯定離不開對近些年整體宏觀經濟運作的分析。
改革開放40年可以分兩個大階段,前30年是高速增長。發生較大轉折是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從2008年到現在這10年,除了2010年,當時在“四萬億計劃”下,短期實現了當年10.4%的增長目標,其他年份都低於兩位數增長。
近5年,2015年比2014年下降0.5個百分點;2016年比2015年下降0.2個百分點;2017年比2016年下降0.2個百分點;2018年比2017年下降0.3個百分點。
新京報:這些數據説明瞭什麼?
尹中卿:説明近五年來,實際下降幅度最大的也就是2015年。從這個趨勢中,能看出2019年到底會是什麼情況。
從數據來看,最近這五年,年均下降的最大程度是0.2個百分點左右。2019年只要不出現重大事故,按經濟運作的週期來測算,2019年如果比2018年下降0.1個百分點,GDP增速就是6.5%;下降0.5個百分點,GDP增速就是6.1%。如果GDP增速低於6%,那麼下降幅度就肯定超過了0.6以上的百分點。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二次在確定預期指標時用區間指標,應該説今年這個區間指標的考慮是很充裕的。
新京報:確定這樣一個充裕的區間指標,會帶來哪些影響?
尹中卿:最近有人議論,今年區間指標的確定,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有人認為是主動的,區間指標能為經濟的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等問題留下足夠空間,也減低對GDP增長速度的追求,給社會提供較穩定的預期。
也有人認為是被動的,認為我國面臨內外部的不確定性,風險挑戰多。
新京報:你認為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
尹中卿:要從長期的發展趨勢中看清一個問題——對發展速度的下行不要看得那麼重。我寧願相信我們這個區間指標是主動作為的,我覺得我們要更加看重長期發展,不要過多看重短期的波動,更加注重國內的發展,要解決這些結構性矛盾和體制性問題。
談就業與收入
改善居民收入水準要有過硬措施
新京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一大亮點就是就業優先政策,把就業問題置於全局的高度來審視,對此你怎麼看?
尹中卿: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社會政策方面,主要強調要把就業政策排在宏觀政策的重要位置。2018年,我們新增就業人口增加了1300多萬,不過實際就業人數減少了。尤其是2019年大中專畢業生比較多,再加上原來去産能的再就業問題,所以要把就業政策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在經濟下行趨勢下,只要就業能夠穩住,經濟增長速度適度下降也沒問題。不過,社會政策中值得注意的是收入分配政策,2016年和去年,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慢于GDP的增長,就是沒有跑贏GDP。
新京報:你覺得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尹中卿:去年通過修改個稅法,有大約8000萬人的工薪所得不再繳納個稅。同時,新個稅法增加了六項專項抵扣,也使一部分人的個稅負擔下降。這對改善居民個人收入水準起了一定作用。不過,改善居民收入水準還要有比較過硬的措施。個別地方雖然解決了就業問題,但是有的減少了勞動時間,比如建築工人、裝配工人,原來一幹幹一年,現在有的提前幾個月回去了,企業放假了。這就會使務工者的收入受到影響。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收入分配政策應該跟上,才能更好地促進消費。
談減稅降費
鼓勵企業用減稅降費資金髮展生産
新京報: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9全年總體減稅降費近兩萬億元,你認為怎麼實現這個目標?
尹中卿:怎麼把減稅降費的目標落實下來,這是2019年最關鍵的問題。我們財經委在計劃預算審查報告中,寫了“三個確保”:第一個“確保”,是確保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落到實處,不能名義上減少了,實際上從別的地兒找回來了。第二個要確保主要行業的稅負明顯降低。第三個要確保所有的行業只減不增。
把“三個確保”寫進來,就是為了把好事辦好,不能名降實不降。
新京報:“三個確保”怎麼落實?
尹中卿:第一個問題是政府。增值稅是我國第一大稅種,佔整個稅收收入的40%。按照現在增值稅降低的幅度,必然造成政府支出,這部分錢從哪兒來,怎麼補?
所以要解決支出缺口,提高地方政府的減稅降費積極性。對於政府來説,要真正做到“三個確保”,應該開源節流並用,要下決心調整預算,把無效支出壓掉。政府很多剛性支出是沒法壓的,現在能動的主要是兩部分,一部分是政府所擁有的資産,另一部分是國有企業的一部分股權和利潤。
新京報: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問題嗎?
尹中卿:落實“三個確保”,第二個問題就是一些行業,比如壟斷行業。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中小企業寬頻平均資費再降低15%,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低10%,那麼電力行業、通訊行業怎麼落實?
第三個,我覺得對企業和公民也要有要求。現在企業家很高興,確實拿到了這個減稅降費大禮包。但是,這兩萬億元如果炒房地産、買股票,就白搭了。我們應該降低製造業成本,增加製造業利潤。我認為應該圍繞減稅降費制定政策,鼓勵企業用減稅降費的這部分資金髮展生産,加快科技創新,提高産品的品質,增加雇傭的工人數量,提高企業職工的工資,這樣才能實現共贏。
談預算管理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還有一些問題
新京報:預演算法實施條例為何一直沒有出臺?
尹中卿:2014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新的預演算法,2015年開始施行。新預演算法實施後,預算管理有很大進步。但也有一個問題,新的預演算法實施條例一直沒有出臺。有關部門反饋,大部分意見都統一了,只有個別意見還有分歧,概括來説就是國庫經理的問題。
新京報:對新預演算法的實施效果,你怎麼評價?
尹中卿:實施效果是不錯的,例如部門預算更加完善了,今年增加了十多個部門。一般轉移支付增加了,專項轉移支付明顯減少。而且,專項轉移支付不僅按照項目編制,還按照地區編制,今年還增加了效益目標。不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還有一些問題。
新京報:具體是什麼問題?
尹中卿: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十年前開始嘗試編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不過審查2019年預算草案,2019年列入到中央預算國有企業提供給母公司的凈利潤是8318億元,但是2019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是1379億,按照這兩個口徑計算出來的比例是多少呢?是16.5%。也就是説,央企母公司所得的利潤,只有16.5%拿出來列到國有資本預算。這幾年在審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時,大家一直提出要擴範圍提比例,但是進展還不夠。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要求沒有完成,還差近一半,我們準備怎麼辦?恐怕要有點緊迫感。
新京報首席記者 王姝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