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李克強總理提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中我們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紮實做好各項工作。並指出充分發揮消費基礎作用、投資關鍵作用,對於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為經濟平穩運作提供有力支撐具有重要作用。
對於新一年的投資工作,李克強總理指出要合理擴大有效投資,緊扣國家發展戰略,加快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創新項目融資方式,用好開發性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落實民間投資支援政策,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投資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排名決定了,擴大有效投資對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穩定和擴大市場就業以及釋放內需潛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以確保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具有重要的意義。
可以看到的是,此次擴大投資的領域主要集中于,鐵路、公路、航空、物流以及資訊設施等基礎設施部門。興辦公共工程以刺激經濟,恢復經濟增長活力的做法,是經濟大蕭條時期羅斯福新政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從羅斯福新政實施結果看,失業率下降伴隨的是政府的“債臺高築”。
興辦公共工程對於就業的拉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説,興辦公共工程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形成經濟的快速增長,根據奧肯定律:失業率每高於自然失業率一個百分點,實際産出將低於潛在産出兩個百分點,隱含的一個重要結論是:要想穩定或擴大就業,經濟社會的實際産出就必須實現高於潛在産出增長速度。
然而,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羅斯福新政最大的缺陷是沒有做到“拋磚引玉”。羅斯福新政叫停後,經濟的現實反映告訴我們,興辦公共工程帶給美國經濟超強恢復力只是假像,他並沒有真正創造出新的、可持續的經濟內生增長極。這也就意味著政府對經濟的過度干預會讓經濟成為“斷不了奶”的孩子。
因此,如何在調控經濟、恢復經濟的過程中真正的做到激發市場活力,刺激經濟主體的創造力是羅斯福新政給我們的最好經驗教訓。
這裡不得不提,此次投資政策劃重點的就是“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政府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合作”,形成政府對市場的引導,是形成經濟持續增極、釋放內需潛力的內在要求。但是我國目前政府與私人資本合作處於探索時期,在制度、模式、實施等多方面仍舊存在眾多問題,尤其在公共項目領域,很容易導致“合作”的名存實亡。故而,如何形成實質性的合作,並在合作中挖掘經濟增長新秀,比增加投資額,以“量”刺激經濟更為重要。
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776億元,比去年增加400億元。在增加投資預算的同時,又提出要適當降低基礎設施項目資金比例。看似矛盾,但背後蘊藏的是嚴守金融風險底線的邏輯。如今我國的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但經濟增長速度已經換擋,在當前階段,過於激烈的財政刺激,會帶來滯漲的風險,而經濟持續發展從來都需要未雨綢繆。
除此之外,對於“新官不理舊賬”這一流行現象,此次被提上政府工作任務的日程上來。新官不理舊賬不僅僅嚴重的削弱企業市場活力,而且大大降低了公眾對政府的公信力,同時其作為政府績效考核中工作過失萬能擋箭牌,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內部監督管理水準。營造好的市場環境,以身作則當家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連坐績效考核制度迫在眉睫。
竊以為,國家想要幫助民營企業發展的初心是堅定的,但是一切方針都要落到實處。大水漫灌式投資刺激最終只會事與願違,徒增政府壓力。所以提升投資效率,借由公共設施建設帶動社會就業,讓民營企業參與到公共領域,促進民資與政府合作,同時加強政府公信力,提升政策延續性是未來政府工作的重點。
(責任編輯:戴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