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經濟該如何更好發展?全國政協委員沈南鵬認為,對於共用經濟這種市場的創新行為,要認識到其在發展初期必然會帶來各種新問題,但不能因此就對共用經濟全盤否定,不能“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要通過提高共用經濟治理水準,通過創新管理推動共用經濟高品質發展,更好地實現其穩就業的功能。
據統計,2017年我國城鎮每100個新增就業崗位中,約10個崗位來自於共用經濟平臺企業,當年總量已達7000萬人左右。預計到2025年,有望超過1億人。
沈南鵬委員認為,共用經濟的發展,不僅直接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且還在激活更大的就業潛力。共用經濟就業形式靈活多樣,尤其有助於解決簡單技能勞動力、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
沈南鵬委員建議,對於共用經濟,既要倡導監管包容,也要倡導平臺自律。應注重為行業營造寬鬆的環境,堅持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監管原則,允許和鼓勵共用經濟充分競爭,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給市場試錯糾偏、調整出清以足夠時間。與此同時,共用經濟平臺企業應強化社會責任意識,加快建立健全自律監管體系,完善信用保障機制。
沈南鵬委員在提案中還談到,應創新適應新經濟新業態的行政管理方式。共用經濟構成複雜、覆蓋廣泛,要研究和適應共用經濟各個細分行業的特點,不宜套用統一的管理模式;應合理界定不同行業領域的業態屬性,實現分類管理、精準施策。此外,共用經濟發展快、變化多,如繼續套用傳統的全流程監管思路,難免求全責備,應轉向加強事中與事後監管。
沈南鵬委員認為,針對共用經濟跨區域、跨行業、涉及部門多等特點,可推進線上線下結合、區域部門行業協同的監管模式。比如,可探索通過設置新經濟服務窗口等方式,通過流程再造主動適應市場之變。
在沈南鵬委員看來,積極探索適合共用經濟發展特點的社會保障機制,切實加強共用經濟從業者權益保障,可以為共用經濟發揮穩就業功能兜牢底線。一方面,作為創新主體,處於市場一線的共用經濟平臺對現實情況了解最多,要主動擔負起探索社會保障新機制的任務,切實履行平臺責任。另一方面,相關部門宜加快建設“網上社保”等制度,通過制度創新為新就業形態從業者參保及轉移接續提供便利。
(責任編輯:戴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