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廈門銀保監局主辦的“金融服務新市民 攜手奮進新征程”廈門銀行業保險業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新聞發佈會圓滿舉行。廈門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談晨,以及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廈門國際銀行、人保財險、中國人壽等銀行保險機構的相關負責人出席發佈會。
作為當天唯一一家受邀參與發佈會的本地法人銀行,廈門國際銀行高度重視新市民金融服務,在廈門銀保監局指導下,面向新市民群體推出了“1+3+N”專屬金融服務體系。據廈門國際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黃大慶介紹,該體系以數字化、線上化為依託,重點圍繞新市民關切的生活、就業、發展3個核心需求,打造N項量身定制的産品與服務,以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精準把握新市民“生活、就業、發展”三大核心需求
新市民群體由於工作不穩定、社會保障參與不足,以及本地資訊缺失這些問題,過去往往無法從銀行獲得滿意的資金支援。黃大慶告訴記者,廈門國際銀行為此推出了福建省首款、全國第三家為新市民專屬研發的全線上消費貸款産品“新市民貸”,並結合“興安花”信用消費支付服務,新市民僅憑一部手機和本人身份證即可線上申請最高申請20萬的消費貸款。此外,今年還推出了新市民專屬“幸福無限卡”借記卡,可在廈門地鐵、SM廣場、廈商百貨、多福便利店等生活消費場景提供“先享後付”的消費體驗和客戶權益,滿足新市民大到支付房租、添置衣物、小到一日三餐、乘車出行的日常生活消費需求。同時,對於在廈門打拼多年、具有購房置業能力的新市民,除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外,廈門國際銀行重塑住房按揭貸款的業務流程,相較於以往前往網點遞交紙質材料的方式,不僅支援線上7*24小時的服務受理,也實現了房産線上估值和自動審批。原有耗時近兩周的辦理時長,現如今最快一天批復,抵押後最快一天放款。僅2022年以來,廈門國際銀行廈門分行已累計向新市民群眾發放消費類貸款15.9億元。
在就業方面,黃大慶表示,針對新市民就業較為集中的建築工程、道路運輸、餐飲服務、資訊軟體以及中低端製造業,廈門國際銀行積極發揮金融科技優勢,面向上述細分行業內的企業推出“夢想貸”“知享貸”“運享貸”“建工易貸”等數字化線上普惠小微信貸産品。例如建築工程業是廈門市的支柱産業之一,更是許多外來務工人員較為聚集的行業。為解決建築工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資金短缺問題,廈門國際銀行推出“建工易貸”一站式服務平臺,僅2022年廈門分行已累計投放建工企業貸款9.56億元,助力近200家建工企業為超6000多員工創造就業機會。
為進一步助力新市民融入廈門、在廈門紮根發展,廈門國際銀行也將金融服務精準延伸至城市最小經濟單元。以本地餐飲業為例,廈門國際銀行廈門分行與美團聯合向入駐大眾點評的餐飲、住宿類商戶提供線上融資支援。尤其在疫情期間,大大縮短該行與新市民小微商戶之間的服務距離,助力在廈發展的餐飲小店經營者、外賣經營者等個體戶最小經濟單元,其中小吃快餐、水果生鮮、飲品店舖等品類客戶佔比50%以上,多用於新店開業、擴張和裝修。黃大慶告訴記者,“廈門國際銀行在扶持小微商戶來廈門發展帶動就業的同時,也將進一步助推城市‘夜間經濟’釋放活力,讓美麗廈門更具‘煙火氣’”。
暖心打造N項量身定制的新市民産品與服務
由於新市民人群所處行業、職業、學歷、年齡存在差異較大,金融需求呈現“廣、多、散、零、碎”且更偏好線上化服務的特點,廈門國際銀行深入分析新市民群體的差異性,先後推出了“量身定制”的系列特色數字化産品。據黃大慶介紹,除了“新市民貸”之外,廈門國際銀行圍繞新市民細分客群,還貼心推出了面向女性創業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的“興安貸+巾幗貸”,支援來廈發展不久的行業持證專業人才、市政府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的“科技人才貸”“工程人才貸”“優才貸”,以貨車司機為主的“興安貸+貨車司機貸”等,以滿足不同新市民群體的金融服務需求。
同時,廈門國際銀行將新市民服務場景延伸至安居、創業、醫療、養老、教育及金融素養提升,不斷豐富新市民專屬暖心服務。在醫療健康場景,積極響應參與市發改委推行的“信用就醫”平臺,推出“信醫付”就醫信用額度服務,解決就醫預交充值、多次排隊結算付費等痛點,不僅減輕了患者看病地負擔,也利於醫療機構就診流轉效率,降低運作成本。在網點現場服務方面,針對投奔子女來廈的新市民老年群體,營業網點提供愛心專座、敬老窗口專屬服務通道,為老年客戶提供特色服務(包括一杯茶、老花鏡、血壓計等)和適用老年人使用習慣(保留傳統線下服務模式、放大字體,放大音量方便老年客戶理解和操作)的服務措施,幫助老年群體儘快融入城市生活的同時,不斷提高廈門城市“適老程度”,讓城市生活更有溫度、更加暖心。
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務是發展普惠金融的必要舉措,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促進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廈門國際銀行表示,將進一步落實廈門銀保監局關於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的工作部署,結合區域發展特點及各分行特色優勢,加大新市民服務投入力度,通過“生活+金融”的多場景滲透,持續完善“1+3+N”專屬金融服務體系,積極踐行服務新市民的社會責任,讓金融力量更好地惠及民生。(以上圖由廈門國際銀行提供 授權給中國網財經使用)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