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經客戶端
中國財經微信公眾號
中國新三板客戶端
中國新三板微信公眾號
因此,從生産成本考慮,反物質是世界上最貴的物質。 用“阱”來保存反物質 反物質還難以捕捉和存儲。因為反物質只要遇到正物質立刻就會湮滅爆炸,所以我們無法使用任何由正物質製造的容器來存放它,必須為它們建造特殊的“家園”。
宇宙中最常見的電子,攜帶一個負電荷;攜帶一個正電荷的正電子就很罕見。電子與正電子互為反物質,碰上就同歸於盡,並放出一道強光。根據這個原理,科學家發明瞭PET(正電子掃描成像),利用正電子湮滅放光,探查物質的細節。 強光照射下,虛空中也可能迸出一正一反兩電子。
2001年加拿大SNO實驗組宣佈發現太陽中微子振蕩的首個證據。 2002年SNO實驗組發佈太陽中微子振蕩的確切證據。同年,雷·戴維斯與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由於首次探測到中微子的宇宙來源而被授予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5年神岡實驗室宣佈首次發現地球中微子,也就是在地球內部産生的中微子。 2010年義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的OPERA實驗組首次在μ中微子束中探測到一個τ中微子。
中微子分三種:電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它們可以“振蕩”——一種類型變成另一種。3種振蕩的量化描述是θ12、θ23和θ13。前兩種已在大氣中微子和太陽中微子實驗中找到。 大亞灣實驗是對第三種振蕩模式的測量。這種振蕩中,主要由電子中微子組成的“大隊人馬”,在行軍路上變成了主要由τ中微子組成的團隊。θ13數值的大小決定了未來中微子物理研究的設計方向。 由於科學意義重大,國際上曾先後提出了8個相似的中微子實驗...
中微子是一種不帶電、品質極小的基本粒子,是宇宙中繼光子之後數量最多的粒子。宇宙射線與地球大氣層之間的反應會産生大量中微子,太陽內部的核反應也會産生中微子,每秒鐘有數萬億個中微子從地球穿過,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它們。 根據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中微子分為三種,分別是電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其中前兩種可以被觀測到。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曹俊研究員對科技日報記者解釋稱,在宇宙大爆炸時期,中微子是産生得最多的粒子之一,現今仍大量産生於恒星內部的核反應,以及宇宙射線撞擊地球大氣層的過程。 中微子的品質非常小,不帶電,很少與其他物質相互作用,很難被探測到。不過,在極少情況下,中微子會撞到原子,産生能發出一種藍色閃光的帶電粒子,像電子或繆子,這種藍色閃光能被“冰立方”探測到。
之後20多年時間內,他們預言的夸克逐一被發現。 雖然對稱性破缺理論已在夸克這種基本粒子上獲得了實驗證明,但在中微子上還沒有相關實驗研究。 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等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從2010年起,利用位於茨城縣的質子加速器設施“J─PARC”,向約300公里外的岐阜縣的大型中微子探測器“超級神岡探測器”發射中微子和反中微子,觀察它們各自的變化情況。中微子和反中微子分別會有3種變化形態,在空間飛行時會有變化。
海森堡把每個原子設想為一個自由旋轉的磁棒,當這些原子磁棒間由於相互作用使得它們排列得比較整齊時,會出現較大的磁性。 為了解釋主動物質,維塞克用移動“箭頭”代替小磁體,表示有一定速度的粒子,粒子速度為周圍粒子的平均速度(有一定的隨機誤差),這形成了現在所知的維塞克群集模型。
點擊查看更多
盛松成
如果各項數據表明經濟已經企穩或很快企穩,則降準的必要性就沒那麼大。
張曉晶
造成中國債務積累與杠桿率攀升的體制性根源在於國有企業。
楊建華
從中長期看,股市依然向好,但在股價快速上漲的背景下,短期要關注業績增長能否和股價相匹配。
劉興國
近期南船對旗下上市公司重組方案的調整,無疑引發了市場對此次南船業務整合的猜測。
劉平安
“新三板+H”模式落地為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揭開新篇章,為提升新三板市場管理水準和能力帶來機遇。
巴曙松
港交所與股轉的合作可參考滬港通、深港通的模式,預計今年6月7月將出現首批合資格三板企業上市。
崔彥軍
現在企業擬IPO熱情下降了很多,大部分企業對於是否要衝層保層保持著順其自然的態度。
周運南
A股和新三板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核心組成部分,並購重組逐漸成為上下互通、有機聯繫的重要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