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數十載成名的女性當代藝術家中,卡塔姿娜·科茲拉(1963年生於波蘭華沙,現工作並生活于華沙)無疑可歸入人格最富多樣性的一列,其作品擁有出人意表且獨特的自我進化特質。正是這種模倣特質使她得以毫不猶疑地穿梭于雕塑、裝置、行為藝術、攝影和錄影藝術的場域之間;這些場域乃是科茲拉特有工作方式的表達,以一種前所未有且未經刪減的方式探索了藝術家“自我”的多個角落,同時也是她生活方式的延伸。它們形成了一系列混合物,藝術與生活在其中彼此交疊、附著、滋養,同時又不停競逐,以期構建(如果可能)並解構一個不斷重新發明自己的女人的肖像,其目的卻不僅僅是為了取悅她自身。科茲拉的話語親密且疏離,個人化與普世化兼備,性別特定卻又跨越性別。她的作品一方面體現出藝術家所擁有的混合不同藝術體裁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展現出其人格的語義暗示——男性世界與女性世界在其中遭遇、碰撞且時而彼此毀滅。上述交鋒又催生出存在的全新可能性,在其中高與低、地下與主流、樸素天真與煩擾不安、諷刺性與戲劇性相互模糊混淆,創造出視覺上的二元對立;以上對立進一步觸發了觀者的想像,更重要的是,它們對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強調——這些問題直面藝術的本體論維度,同時在倫理、社會、文化和宗教的層面上探討了廣義的存在。科茲拉從不回避任何話題。她是自己的演員、觀眾和繆斯。正是這種罕見且毫不妥協的坦率態度,使她成為了自己藝術創作領域中的領軍人物。
自其伊始,科茲拉的作品便以一種橫空出世之姿震驚了波蘭及全世界的當代藝術圈。《動物金字塔》自1993年起便馳名世界(同時也臭名昭著);因其所使用的總體藝術創作方式,科茲拉總被人以一系列不同方式的針對並標識。始自《動物金字塔》的理念,包括對於死亡以及殺生權利的反思,在非常親密的作品《奧林匹亞》中得以具象化——普世化的思考不幸與藝術家個人的疾病經驗相遇。這件作品挑戰了無常的概念,同時揭示了主體與客體的存在,並對女性軀體完美無瑕的固有觀念提出了質疑。這等對於女性軀體在審美和預期上的顛覆也是《澡堂》的核心主題之一。而《澡堂》的完美姐妹篇《男澡堂》則可能是藝術家最受盛讚的一件作品;在作品中,偽裝下的女性軀體佔領了男澡堂這一神聖領地。通過隱形錄影機和隱藏的身份,科茲拉構建了一片她自己的“臨時自治區”;通過喬裝成男人的方式,她得以擺脫男性注視的權力管轄,然而(她)他卻也因此自相矛盾地成為了主宰男澡堂的等級制度的一部分。
在系列作品《在藝術中夢想成真》中,科茲拉試圖通過針對自我人格假設延展方向的荒謬化解析,來解開自身人格的謎題。該系列作品表現了藝術家欲將自身作為試驗品的渴望,她對藝術不知疲倦的投入,以及勇於扮演一系列不同角色(既包括困處籠中的孤單歌女,也包括有時愚蠢多過性感的啦啦隊長)的無畏精神;作品中科茲拉的形像是個青春期少女,卻又極端女性化,同時代表了常見的和平秩序恢復者以及製造麻煩的“他者”。《在藝術中夢想成真》反映了身份的可塑性,以及純粹的意志如何能夠將潛在性的投影轉化為“真實”的經驗製造,從而開啟一系列有關更廣泛議題的對話(議題既包括不同性別之間溝通的匱乏,也包括我們在內部和外部對於“他者”的接受與容忍)。在這許多現實與虛構的互動中,科茲拉對於自我探索的興趣在《選角》中到達巔峰。《選角》是一系列過程,而非一件完整的作品,“真實”的科茲拉在作品中尋找“虛構”的科茲拉。《選角》從未定型為一件具體作品,和科茲拉的許多其他作品一樣,它是一件“後設作品”,並通過懸而未決的有意設定,向自我認知的方向邁進了一步。
科茲拉的作品是一個多面棱柱體,並遠遠超出了自我指涉的範疇。例如,《春之祭》以老年人的軀體作為出發點,強調了藝術家對於打破固有觀念和既定邊界所持有的興趣;《臉》表現出藝術家對舞蹈的癡迷,作品聚焦于舞者的臉,這些臉在某一瞬間似乎要掙脫開舞者的軀體而逸去;科茲拉最近的作品《尋找耶穌》是一部紀錄片,其中神聖與世俗的維度交織,信仰與懷疑共存,作品裏救世主的形象不過是一種託詞,藉以反思多樣性如何影響並塑造出一系列新的生活、信仰及行為方式;這些方式實乃人類超越自身局限的慾望的變體,雖然也許不被大多數人所贊同,卻理應得到尊重。
科茲拉的全部作品包羅萬象,卻又凝聚成一個有機整體;每件作品都有其獨立存在的意義,同時又深刻地彼此關聯,並共同作為科茲拉導演並出演的總體藝術的一部分而存在。通過自身不間斷的嬗變,科茲拉不停地給自己以及她的觀眾帶來驚奇。同時,她又通過這一方法來擺脫僵化的定義,並使自身永遠處於“生成”的狀態之中。
●關於藝術家
卡塔姿娜·科茲拉(Katarzyna Kozyra),1963年生於華沙。她是一位雕塑家,攝影師,行為藝術家,電影製片人,錄影裝置製作人和藝術行動發起人。1993年,她畢業于華沙美院雕塑係。1998年,她在萊比錫版畫與書籍藝術高等學校,師從赫爾穆特·馬可(Helmut Mark)教授,于新媒體部讀完研究生。2011年,她在華沙美院獲得博士學位。
科茲拉的言行,對新波蘭藝術運動,即著名的批判藝術的發展至關重要。他們深刻地影響了波蘭的當代文化,常常在國際層面,作為一個起點,引導更寬廣的討論。2013年,美國的《赫芬頓郵報》,稱其為“新千年最重要的10位女藝術家”之一。
在過去的十多年裏,科茲拉的作品曾在世界上多個大型機構和博物館展出,包括威尼斯雙年展,聖保羅雙年展,西德尼雙年展, 釜山雙年展,杜塞爾多夫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美術館,斯德哥爾摩文化宮,阿納姆現代藝術博物館,維也納路德維希基金會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布魯克林藝術博物館,赫爾辛基當代藝術博物館,特拉維夫CCA等等。
她曾獲得波蘭的Paszport Polityki大獎(1997),文化和國家遺産部大獎(2011),並在第39屆格丁尼亞電影節上,以其對實驗性電影《X計劃》(Project X)的構思,而榮獲波蘭電影學院/現代藝術博物館大獎。1999年,她以一部在波蘭館放映的錄影裝置《男澡堂》,而獲得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的榮譽獎。她獲得多項基金資助,如德國學術交流獎學金(柏林,2003)和柯斯丘什科基金會獎學金(紐約,2000)。2012年,她成立卡塔姿娜·科茲拉基金會,旨在為文化和藝術領域的女性活動,提供支援。
●關於展覽
卡塔姿娜·科茲拉在中國的首次個展,將於2016年7月16日在北京的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舉行。本次展覽,由以北京為基地的藝術評論家、策展人瑪瑙(Manuela Lietti),以華沙為基地的卡塔姿娜·科茲拉基金會總監兼策展人安娜·瓦萊夫斯卡(Anna Walewska),和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策展人沈宸三人聯合策展,由波蘭文化和國家遺産部提供部分贊助。展覽集中回顧了卡塔姿娜·科茲拉藝術實踐中最為重要的作品,涉及科茲拉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創作至今所實驗和探究的所有重大問題。(自我)認同,身體,女性肉體性、作為當代概念的美與社會性別,與“他者”慣常費力的相遇,這些在卡塔姿娜·科茲拉的全部作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議題,讓藝術家不只在波蘭,也在全世界,成為了一位廣受讚譽亦備受爭議的當代藝術家。這歸功於她在如此廣泛的議題上所作的貢獻,科茲拉也成為了讓波蘭藝術走向國際藝術領域的一個關鍵人物,讓她成為了全球當代話語舞臺上的活躍角色。
《動物金字塔》,這件給科茲拉帶來國際聲望、並標誌著她從此登上了當代藝術舞臺的作品,將在現場部分得以再現。通過展出此前未曾公開的檔案材料和素描等,展現了這件科茲拉最受爭議的藝術作品的最初創作過程。四部選自“在藝術中夢想成真”系列的錄影作品(《啦啦隊長》《女歌唱家·化身》《魅影歌聲》《夏日童話》,將重點展現藝術家的自我定義,以及與這一突破刻板印象和固定社會角色的過程有關的邊界。《男澡堂》,其第一次展出是在1999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上,併為科茲拉獲得了榮譽獎。此次將展出一部錄影和挑選的錄影靜止畫面。《選角·莫爾》,一個關於科茲拉的自傳體電影的項目,將與她最近進行的項目《尋找耶穌》,並列展出。《尋找耶穌》是一部紀錄片,科茲拉在片中並不是一個演員,而是一個透過那些相信自己是當今彌賽亞的人的視角和行動,來調查耶路撒冷綜合症影響的觀察家。自我諷刺和嘲笑是《侏儒畫廊》最明顯的特色,一系列的藝術干預,意在重新定義或至少從一種新的角度來看待全球藝術市場和藝術史。這次展覽,還將為科茲拉獻給舞蹈世界的兩部主要作品,《臉》和《春之祭》,進行場域特定的全新安排。
此次展覽通過強調科茲拉的行為性特質中特殊而又普遍的本質,以此比照中國的行為藝術實踐和中國當代藝術的脈絡。科茲拉的路徑是將特定方法論運用到行為表演、紀錄片、電影和攝影加以混合後的結果,併為藝術本身塑造出新的軌跡。這樣一種混合類型,在和科茲拉同代的中國藝術家中很少見到,而這讓她所作的貢獻更有價值。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