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香山公園十七格格金默玉府邸”出售,房産仲介稱該院落為肅王府十七格格金默玉住所,是香山公園內一座獨棟院落,因屬祖産具有永久産權,叫價1.4億元。昨日,香山公園管理處釋疑,該建築並不在香山公園裏,而是在公園外的山上。市文物局也表示,經多方核實,該處並非“格格府邸”,應是近年新建築。
事件:出售格格府 號稱係祖産
“出售‘最後的格格’金默玉府邸,香山唯一一套産權清晰的古建築,地上兩層、地下一層,佔地1067平方米,可停7輛車……”類似資訊在趕集、搜狐等多個二手房交易網站均可看到,部分內容裏還註明,該房屋是清末肅親王府的祖産,具有永久産權,並附有房産仲介工作人員聯繫方式。
記者在鏈家官網上也找到這條資訊,圖中可見一中式院落,內有一座二層倣古建築,回廊、角亭、假山一應俱全,室內裝修豪華,傢具電器齊全,鏈家官網標價1.4億元,文字介紹為“此房曾是清朝肅親王第十七女金默玉(愛新覺羅·顯琦)在北京避暑的府邸,房屋外部格局不可以改動,2015年末將屋內和庭院翻新裝修完”。
“十七格格府邸”出售的消息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一些網友質疑:“香山公園裏怎麼可以售賣私人府邸?”“房屋永久産權是怎麼説?”
仲介:拒透露房主 産權非永久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致電鏈家地産仲介。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該府邸確為清朝肅親王十七格格金默玉府邸,“清朝末年蓋的宅子”。至於金默玉是否在內居住過,對方回答“聽説是住過的”。記者查詢發現,公開報道顯示上世紀90年代末期金默玉在河北廊坊創辦日語學校,並在廊坊置業,很少回北京。仲介稱,原府邸近年來重新翻修過,但原主體格局沒變化。雖為格格府邸,但他説院落並非保護建築,且是私産。
被問及和香山公園的關係時,對方稱“格格府邸”就坐落在香山公園內,出入園區不會被園方阻攔。對方還坦稱,由於建築位於山區,基礎設施尚不完善,無天然氣、污水管線等。
關於“永久産權”的疑問,對方表示,近日房主新辦理了房産證,該房屋現屬於普通商品房,只有70年産權,但房價不會因此變動。至於房主的身份,他稱不便透露。
村民:不知格格名 本是村民房
昨日上午,北京晨報記者來到香山,經多方打聽終於在塔後身村找到這座“格格府邸”。建築位於半山腰的一個村裏,院落圍墻很高,門口擺放著一對石獅子,大門緊鎖。大門一側挂著一副銅質門牌,上書“默玉”二字,下邊註明“私家宅邸 非請勿入”。
在地下車庫內,記者見到照看房子的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此處正為十七格格默玉消暑住所,叫默玉府,2015年房東對房子做了重新裝修,今年年初開始對外售賣。他説幾個月裏有不少仲介帶著客人來看房,都是有錢人,“但這種豪宅不是誰想看就能看的,你得提供資産證明你有能力買房,才能進去看房。”
對於該建築何時所建,他表示並不清楚,只知道重新翻修時並未改變過建築主體結構。他告訴記者,“房子裏還挂著原來的一些物件兒,我還看見過房主和格格拍的照片呢。”
但記者詢問村裏多位村民,對方都不知金默玉是何人,也沒聽説過“十七格格府邸”。一位在此居住幾十年的老住戶告訴記者,“默玉府”並非古建築,“哪兒冒出來的什麼格格呀,上世紀80年代那塊兒還是我們本村村民的房子,後來有個有錢人把幾間房買下來推平,才蓋起這麼一間大房子。”
文物局:非在冊文物 應為新建築
香山公園管理處宣傳科科長表示,仲介所言的“府邸”不在香山公園內,“府邸”與香山公園也毫無關係,之前並未聽説過附近有十七格格的府邸。“今年3月,我們監測到鏈家利用‘香山公園內’這樣的資訊出售這套房産,我們隨後發了律師函要求他們更正,但這兩天又見網上冒出來這些資訊。”
記者將該情況反映至北京市文物局,宣傳教育中心工作人員稱,文保處從相關人物、建築地址、建築名稱等多方面查詢,均未找到該建築相關資訊,可確認該建築並非登記在冊的文物,“應該是近年來新建的建築”。
■新聞人物
格格金默玉是誰?
金默玉,本名愛新覺羅·顯琦,1918年出生於遼寧旅順,清朝末代肅親王愛新覺羅·善耆之女,排行第十七,被稱為“清朝最後一位格格”,川島芳子是其胞姐。金默玉四歲時父母雙亡,由三位異母姐姐撫養長大。新中國成立後,金默玉致力於教育事業和中日友好交流活動。2014年5月26日,金默玉在北京因心臟病發去世,享年95歲。
律師:房産皆永久
土地有期限
不少網友對“房屋永久産權”發出疑問,記者諮詢北京市蘭臺律師事務所包華律師,他表示,房子的産權一直都是永久的,所謂的商品房“70年産權”更嚴謹地説法應該是“70年土地使用權”,“房産本身不帶期限,土地是帶期限的,但因二者不可割離,所以大家就用比較通俗的説法來講。”
包律師表示,仲介所謂的“永久産權”,實際應為私産房。“私産房所用的土地是從歷史形成中取得的,這種情況下土地使用權沒有期限,但如果遇到政府拆遷、土地整理等,土地使用權也就相應沒有了。”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