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2016年中國(廣州)智慧裝備及機器人産業發展大會在廣州開發區舉行。大會提出,開發區要打造成為全國最具規模和最具競爭力的智慧裝備及機器人基地。
如果進一步透視廣州開發區智慧裝備産業的發展,不難發現,在爭做國際科技創新樞紐主引擎的時候,廣州開發區對於打造成為全國最具規模和最具競爭力的智慧裝備及機器人基地底氣十足。
數據顯示,2015年,廣州開發區共集聚73家智慧裝備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5家。總産值達到132.5億元,同比增長17.3%,近五年連續保持16%以上的複合增長率。特別在機器人領域引領發展,2015年工業總産值達61億元,佔智慧裝備業總産值的55%。
來自廣州開發區的機器人正被運往其他地方。從廣州數控的機器人生産車間,到佛山、東莞的“無人工廠”,廣州這個智慧製造研發的“心臟”,正將新的血液泵入珠三角製造業的毛細血管中。
南方日報記者 陳思勤 朱偉良
1.技術牛企扎堆,“掘金”智慧製造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2016年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産品展覽會上發佈了全球第一款全電力低空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Ehang184而引爆全場的億航,不到半年,又獲得美國內華達州測試飛行許可。
在開發區的億航大廈,億航聯合創始人兼首席行銷官熊逸放告訴記者:“作為全球第一款拿去測試的多旋翼載人無人機,Ehang184在不同環境下測試後,將根據測試報告邊測邊改,進行進一步升級。”
億航崛起的背後是自主研發的推動力。記者了解到,億航無人機核心飛控方面均由億航自主開發,耗時3年左右。億航通過首創GHOSTDRONE智慧應用傻瓜式操控、阿凡達體感飛行與VR眼鏡相結合的沉浸式航拍觀感體驗,告別傳統厚重的航模遙控器操控方式,使操縱無人機不再是專業人士的“專利”。“現在,智慧化、極致的用戶體驗開始超越飛控,成為我們的核心競爭力。”熊逸放自信地説。
在巨輪智慧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煜俊正在忙於巡查設備的更新進度。目前,公司在工業機器人控制器以及RV減速器等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關鍵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準,擁有完全自主的智慧財産權和國際專利。
巨輪創新法門是“引進吸收再改良”。採取國際化技術合作,引進業內領先技術,進行二次創新,能夠大大縮短産品研發週期,保證産品研發品質,並保證巨輪産品技術的國際先進性。早前,巨輪投資2億元建立了行業內唯一由企業自主建設的廣州巨輪機器人與智慧製造研究院,作為延攬高端人才、開展國際合作、支撐巨輪機器人全球化發展的研發總部。
眾所週知,工業機器人有四大關鍵部件,包括機器人控制器、伺服驅動、伺服電機、減速器。其中,減速器是一個技術密集、多曲面、高精度的構件,在技術上是最難突破的。
在位於廣州開發區雲埔工業園的廣州數控生産大樓裏,一台型號為RB165的工業機器人正在模擬點焊的動作。RB165的減速器、伺服系統、控制系統全部是由廣州數控自主研發的,它的功率密度和剛性等關鍵指標已經達到或超過國外減速器龍頭廠商的水準,能滿足汽車生産線的精度、剛性要求。
“過去,我國工業機器人由於核心技術被國外壟斷,採購價格奇高。”創新之初,廣州數控董事長何敏佳便成立了兩支研發團隊,一支團隊沿著國外的技術線路進行轉化,另外一支團隊則著力將廣州數控原有的“滾珠絲桿”技術應用在減速器上。“我們涉足工業機器人之初,就下決心要突破核心技術封鎖,目前,核心技術水準可以與國際一流水準看齊。”
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億航、巨輪、廣州數控等企業向世界展示廣州智創、廣州創新的真正價值。
數據顯示,廣州數控系列産品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躋身世界前三。2015年,在製造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廣州數控逆勢增長,工業機器人産銷800台,而今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增長翻番。兩年內有望實現2000台工業機器人的産銷目標。
2.機器人引發車間革命,讓製造更高效
“一台雅閣轎車從開始組裝到開走, 只需43秒。”作為廣汽本田的合作夥伴,廣州瑞松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瑞松”)董事長兼總裁孫志強的介紹讓不少“門外漢”感到震撼,“轎車一年數十萬輛的産量,分攤下來,就是要達到如此快速精準的生産節拍。”
在中國最早應用“工業4.0”概念的領域可能是汽車産業。而作為這中間重要一環的智慧系統整合,就是把工業機器人這一智慧設備組裝到全自動生産線上。整合得好不好,決定了機器人在生産線上能發揮多大效用。
在瑞松的車間裏,工人們正在調試一條為廣汽本田設計的全自動機器人生産線。孫志強介紹説,這條生産線能夠生産9個不同型號的轎車。點焊、弧焊、螺柱焊、鐳射焊都由工業機器人完成。這樣的全自動柔性生産線,能讓車企按照市場訂單來生産,基本做到“零庫存”。“也就是説,這條生産線可以根據車主的愛好、市場的需求來生産汽車,不同車型的車都可以在一條生産線上完成,不需要另辟生産線。”
值得注意的是,這條生産線除了採用國外的機器人本體以外,其他的零部件、構造等都是瑞松自主研發的。特別是瑞松的焊接工藝已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歐美的一些車企專門將焊接這一環節從生産流程中分離出來交給瑞松。例如白雲機場、港珠澳大橋、虎門大橋、西塔的焊接工藝,都有瑞松技術的身影。
作為廣州系統整合應用的代表企業,廣州明珞汽車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姚維兵告訴記者,“全世界工業機器人一年只賣4萬台,其下游系統整合領域也有很大的市場。中國企業在系統整合領域已經佔有50%的市場,明珞提出的發展目標是三年內上市,上市時市值達到200億元。”
走進明珞的展示廳,只見一條十來米長的輸送帶不停地運轉,上面的物件也隨之移動。“這是公司設計製造的汽車白車身使用的高精高速滾床,能將物件送得既快又準。現在是跑完6米只需要5秒多的時間,一般的滾床需要12秒。”姚維兵介紹道。
生産效率和效能的提升是製造業升級的本質,由機器人系統整合應用帶來的製造業變革是顯而易見的。
姚維兵告訴記者,一條生産線生産出一個後縱梁的速度,我們的效率比客戶要求的還要高近10%。以一條生産線年産10萬台車來説,效率提高10%意味著每年能多生産1萬台車。這就是優秀的機器人系統整合商的含金量所在。
今年4月,瑞松科技和德國博世力士樂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正式簽署了工業4.0戰略合作協議,主要致力於共同研發用於3C電子業務的智慧裝備。在瑞松的生産車間裏,來自德國的工程師正在為設備進行調試。他告訴記者,這條看似普通的傳送帶採用了全球頂級的磁懸浮技術,傳輸速度可以達到5米/秒。可以用於航空電子、通訊電子、生物醫藥等製造領域。“以前傳輸靠鏈條技術,一分鐘最快才5米的距離。”
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一個産值數十億元的智慧裝備産業集群下,機器人系統整合企業成為機器人産業鏈中最具活力的元素,助力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挺起智慧裝備製造業的“脊梁”。
目前,全區已擁有瑞松科技、明珞汽車裝備、達意隆、佳研、松興等知名的系統整合服務企業。其中,瑞松科技的機器人技術與系統整合綜合能力在華南地區排名及市場佔有率行業領先;明珞汽車裝備2015年公司營業收入達4億元,訂單銷售額年均增長100%以上,已順利完成了2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超過前三輪融資金額總和;達意隆是國內唯一一家上市的自動化解決方案提供者,亞洲最大的飲料包裝設備商……
3.前沿技術引進來,助力企業走出去
發展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慧製造産業,被開發區、黃埔區認為是解決當前製造業招工難、産能低等困境的“金鑰匙”,同時,也是助推廣州邁向工業4.0的不二之選。
目前,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形成了從機器人上游關鍵技術、零部件的研發、中游整機生産到下游系統整合方案供應的産業鏈條佈局。有的企業甚至已進入全球同行前10位,與業內巨頭實現同臺競技。像廣州數控,産銷量已經連續12年位於國內第一、世界第三。諾信數字的立式加工中心配備國産數控系統,已佔據國內市場份額約45%。敏嘉公司的數控內螺紋磨削中心在國內滾動行業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廣州GSK數控系統、三環箭牌機床、信和光柵數顯等已成為全國行業知名商標、品牌。
同時,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在發展智慧裝備産業時,非常重視提高企業的研發設計能力。“既然要鼓勵、推廣自主品牌,那麼自主品牌的研發實力有沒有提升、技術有沒有改進,産品是否值得推廣,都是我們關注的問題。因此,近幾年,區裏在‘引技’方面下大功夫,搭建平臺,不僅將技術大咖‘引進來’,還助力企業‘走出去’到歐洲、以色列、美國等地進行技術對接。”廣州開發區發展改革和金融工作局副局長周成就坦言。
去年以來,以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為基礎,引進了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和中國科學院等優勢技術和資源,並且在廣州科學城正式組建廣州智慧裝備研究院,打造集研發、設計、檢測、生産為一體,面向智慧裝備産業鏈的公共服務機構。據了解,廣州開發區是全國首個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唯一的檢驗檢測服務業産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以及國家高新技術産業標準化示範區,目前開發區共聚集了各類檢驗檢測機構51家。
今年4月,廣州開發區組織參加了以色列機器人大會暨中以項目對接交流會,並在會上做了專場投資推介和項目對接。同時還與以色列航太工業集團、廣州中以智慧産業投資有限公司、瀋陽新松機器人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中以機器人研究院與以色列教育機器人公司Intelitek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這兩個項目將成為中以機器人及智慧製造産業基地首批技術示範項目。
“説實話,智慧裝備産業的前沿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歐美發達國家手裏。政府搭建這樣一個平臺,就是為了能夠增加雙方企業的信任感,讓我們的企業克服恐懼感,大膽‘走出去’學習、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周成就透露,今年不僅籌建了中以機器人及智慧裝備産業基地,還發起設立中以機器人及智慧製造産業基金,基金首期計劃10億元,三年內投資總規模預計100億元。目前,基金管理公司已完成工商核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