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隨水利部走訪甘肅省武威市,沿著河西走廊由南往北,一路上了解到節水工程的高效實施、農業灌溉的精耕細作,也看到了一項項節水技術的突破創新。這個素有“通一線于廣漠,控五郡之咽喉”之稱的西北重鎮,正在以全市之力實踐高效節水農業,在沙漠地帶樹起安全生態屏障。
以水定産 因水謀變
初夏,田野裏新栽的一株株冬棗樹套上了保護套,剛澆完一輪地的古浪縣感恩村村民李登堂舒展眉頭:“終於不用愁水了,現在地膜平鋪,滴灌精細澆作,每年掙個十四五萬元不是問題。”
“三分之一山區,三分之一沙漠,三分之一川區”的古浪縣地處甘肅河西走廊東端,常年平均降雨量362mm,蒸發量1784mm,是甘肅全省18個乾旱縣和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甘肅58個貧困縣之一。缺水,是世代古浪人求生面臨的最直接的難題。
“過去家家都種小麥、玉米,靠天吃飯,産量難保證,收入更不理想。”古浪縣水務局副局長候國文説,“特別是山區,十年九旱,十種九不收,一畝地也就能有個30元錢。”古浪農民因水而愁,也因水而窮。
古浪縣的困境也是武威市的縮影。武威每人平均佔有水資源量不足600立方米,是全國水準的1/3,耕地畝均佔有水資源量僅220立方米,是全國水準的1/9。“水資源非常虧缺,除了自然原因,更為嚴重的是結構性缺水,用水效益低。”武威市水務局局長趙青山説,“2010年以前,灌溉期能澆兩輪水就不錯了。”
嚴峻的現實使節水從抽象化概念變得具體而又真實。“出路只有兩條,一是興建重大水利工程,改善人居環境,最大限度利用既定水資源;二是調整産業結構,發展高效節水農業。”武威市政府副市長陳崇貴告訴記者,武威市明確了“南護水源、中調結構、北治風沙”的方針,因水謀變,以水定産。
生態環境因此而變,北部沙漠化程度由極重度向重度、中度和輕度減緩,南部水源涵養林區通過移民搬遷等措施,恢復和擴大森林面積40萬畝,全市濕地面積達到156.3萬畝。
種植結構因此而變。高耗水小麥、玉米麵積逐年萎縮,瓜菜、草食畜、林藥果等抗旱農業順勢而起。到2015年底,武威市設施農牧業和特色經濟林果面積累計達到140萬畝,其中設施農牧業收入在農民純收入的佔比達到50%以上。節水灌溉也成為趨勢,噴灌、滴灌、管灌的廣泛應用使得全市農業用水量由2009年的15億立方米減少到2015年的11億立方米,減幅達23.17%。
科學調水護水源
在“水像珍珠一樣珍貴”的武威,有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每年從民勤縣唯一的地表水源石羊河引近3000萬立方米水傾注入位於荒漠地帶的青土湖。“老百姓一開始很不理解,一邊大搞高效節水農業、呼籲節水,一邊又把幾千萬立方米的水白白往沙漠裏送。”趙青山説,這一切都是由於青土湖特殊的生態現狀和生態區位所決定的。
位於騰格裏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夾擊間的青土湖,歷史上曾經碧波萬頃,卻因石羊河的水資源過度開採,自上個世紀50年代末開始,乾涸了半個多世紀。武威市水務局副局長胡衛東告訴記者,對於民勤人來説,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歲月,如果青土湖綠洲不保,兩大沙漠會集,形成我國最大沙漠南下侵蝕民勤等縣的人居環境,河西走廊和“絲綢之路”就會被攔腰截斷。
為了阻止騰格裏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握手,決不讓民勤成為第二個“羅布泊”,2010年始,民勤從紅崖山水庫引流,連續6年向青土湖下泄生態用水,乾涸51年之久的湖泊終於形成人工湖面。
“惡劣的自然環境和保護生態的使命感,讓武威人養成了高度的生態自覺。”趙青山説,“老百姓是省下口中的水來維持青土湖的水位。”目前,青土湖水域面積已經達到22.36平方公里,湖面蘆葦搖曳,不時有水鳥低空掠過,從紅崖山水庫汩汩而來的流水仍在夜以繼日地擴大青土湖的濕地面積。
“北治風沙”保住了最基本的人居環境,“南護水源”則是直接關係人的生存,對於地處青藏、黃土、內蒙古三大高原交會地帶的天祝藏族自治縣來説,節水也意味著讓更多人求生。縣水務局局長段恒榮介紹,天祝縣域大部分地區屬於高寒山區,有近3萬農牧民生活在祁連山2800米左右的高山深區,嚴重缺水,世世代代生活貧困,2013年天祝縣決定花5年時間將3萬農牧民搬遷至松山鎮南陽山片。
南陽山片距縣城20多公里,地勢平坦,但因水資源匱乏,長久以來發展受到掣肘。怎樣才能讓南陽山片變得宜居?天祝將目光投射在20多公里以外的金強河,計劃對金強河老灌區進行節水改造,在不增加天祝縣水資源配置量的基礎上,將節約的3080萬立方米的水量調入南陽山片,以供3萬農牧民生活生産之用。
“南陽山片下山入川生態移民小康供水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4億元,現主體工程已完工。”段恒榮説,建設內容包括修建引水樞紐、提水泵站、鋪設提水管道以及實施節水配套工程。
把牧民從山上移下來容易,但移下來之後,如何“穩得住、留得住、能致富”才是關鍵。天祝正積極引導和鼓勵移民農牧民發展節水高效的設施農牧業,每戶兩座日光溫室,一座養畜暖棚。
讓農民見到節水效益
“中部調結構”,但種植結構並不是説調就調,讓節水真正落實為田間行動並不容易。
“傳統的種植習慣要改變,是件難事。”趙青山説,從長遠來看,節水利於可持續發展、關乎生態安全,但農民更關心眼前的實惠:節水農業有多少利可圖?“不能為了節水而節水,關鍵還要在高效上做文章,讓農民嘗到甜頭、見到節水效益,才能把節水理念變為主動的節水習慣。”
為此,武威市整合各路資金,實施多類農牧業高效節水項目,引進高效節水技術,推進農業節水示範點建設,政策措施集中發力,力圖使每立方米水能産生最大效益。
思路對了,經濟效益隨之而來。在民勤縣三雷鎮三陶村村民王得多的日光溫室棚裏,西葫蘆綠翠蔥蔥,一根根黑色的細管埋在根部,構成了給蔬菜滴灌的管網系統。談起日光溫室棚,王得多頭頭是道:“別看這細管微不起眼,原來種大田,每畝地每年要260立方米水,現在只要120立方米就夠了。”設施農業的好處遠不止這點,王得多合不攏嘴:建大棚成本花費4.5萬元,政府補貼了1萬多元;合作社統購統銷,平時還有縣級技術人員來指導;3個棚裏人參果、櫻桃、番茄接茬種,去年棚均年收入達3萬元。
民勤縣水政水資源辦公室主任邱德玉算了一筆賬,如果節水技術推廣到全縣,按照每畝節水50立方米來算,30萬畝日光溫室棚就能省出1500萬立方米水,相當於一座小型水庫的容量。用水量大大減少後,經濟效益也在提升,民勤縣單立方米水的效益已由2010年前大水漫灌時期的2元多漲至現在的17元多。
資訊化、智慧化等現代化傳感檢測技術的應用,讓設施農業的節水效益更明顯。民勤縣紅沙樑上旺化精準化灌溉示範區,一部手機就能控制上百畝地的灌溉,傳統的人工澆地變成了自動化灌溉。上旺化一社用水小組組長張有衷説,示範區內安裝了首部控制器、土壤墑情感測器、閥控器等資訊採集設備,隨時檢測土壤濕度和溫度,可以根據土壤的即時情況自動下達灌溉指令,水肥一體精確點滴,不僅省水省工,還能節約大量肥料和種子。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