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分級理財産品被“叫停” 市場收益率或進一步下滑

  • 發佈時間:2016-05-16 15:17:5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市場以訛傳訛的稱“銀行理財産品”被叫停,引起不少投資者關注,實則是有消息稱“銀監會對所有發行過分級型理財産品的銀行進行了窗口指導,要求不得新發此類理財産品”。記者近日從部分銀行證實了該消息,銀行人士稱銀監會確實未用正式文件傳達上述要求,而是口頭通知。並且目前在售的産品仍在正常銷售,但後續如何做相關銀行將和監管部門“保持溝通,並嚴格根據監管要求執行”,此類産品會否整頓後重新“上架”也仍未可知。

  分級理財産品風險較高

  如果不是被“叫停”,或許很多投資者還不清楚什麼是銀行“分級理財産品”。融360分析師劉銀平表示,銀行分級型理財産品並沒有官方説法,其實與分級基金類似,銀行理財資金部分投向於低風險、固定收益類的資産,部分投向於高風險、高杠桿率的資産,第二部分指的就是分級型理財産品。

  普益標準李林夏則具體解釋説,結構上,分級型産品通常分為“優先級+劣後級”兩層或多層,銀行發行此類産品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拆分成兩款發行:優先級産品+次級産品,或是A級産品+B級産品;另一種方式,在同一款産品裏同時包含優先份額及次級份額,投資者也可自由選擇所認購的類型(銀行發行的這類理財産品多為後者)。次級並不是“不好”的意思,優先級、次級的區別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受償順序,一般來講,産品到期後要先保證A級産品的本金及收益的兌付,然後才是次級産品;二是風險收益特徵的不同,A級産品為固定收益,同一般銀行理財産品無異,風險較小,B級産品具有杠桿投資屬性,風險高、預期收益高,一般的産品設計為B級産品以其份額凈值為限為A份額的本金及約定投資收益的實現提供有限擔保,在完成對A級認購者的本金及收益的兌付後,剩餘收益才歸B級認購者所有。

  有數據顯示,目前銀行分級型理財存量規模並不大,不足1000億元。絕大部分國有銀行及股份制銀行、城商行都沒有發行此類産品,招行、南京銀行規模較大,農行也曾發行過。比如招行發售的“日日盈分級理財計劃”、南京銀行的“創鑫分級”人民幣理財産品、農行發行過的“進取·收益分級型”私人銀行人民幣理財産品都屬於此類。按照窗口指導要求,這些存量産品到期後將不能再滾動發行。不過分析人士就認為,由於整體規模不大,預料“叫停”對整個理財市場的影響較小。

  或因債市風險大被叫停

  為何這類發行量並不算大的銀行理財産品會被叫停?多位分析師認為,主要還是監管部門出於防範風險的考慮。

  劉銀平分析稱,銀行的理財資金通常投向於以下幾個領域:資金拆借及逆回購、銀行存款、債券資産以及非標資産,其中前兩項收益率較低。由於銀行理財資金大部分都投向了債市,但近期大面積債券違約現象導致銀行理財資金受損,一些中小銀行如城商行、農商行管理及運營能力較差,一旦理財資金出現虧損,對於銀行及投資者來説都將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銀監會及時制止這種行為也是為了儘早防範風險的進一步蔓延。

  有數據顯示,去年年底,“委外”資金佔整體資金總額的25%左右,而今年這一佔比更升至40%以上。

  銀行人士也透露,銀監會此舉應主要是針對近期委外資金加杠桿入債市,雖然規模不大,但防風險于未然。同時,也是為了避免債市利益輸送問題出現。

  李林夏還分析指出,此次消息傳出的是“城商行被重點窗口指導”也是有原因的。通常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設計的該類産品風險相對較低,分級産品次級方杠桿多在5倍以內,且主要面向高凈值客戶發售,起點也較高,但城商行的此類産品杠桿率有的甚至高達10倍,優先端和次極端投資期限上存在差異,涉嫌資金池運作,這也可能是監管部門叫停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於叫停後對理財市場的影響,劉銀平預計,如果分級型理財産品真的被禁止發行,銀行理財資金回歸理性渠道,收益率必將進一步走低,不過風險也將因此降低。

  融360數據顯示,目前銀行理財市場平均收益率已經跌至4%以下,其中4月份城商行、股份行、國有行的平均收益率分別為4.10%、3.89%、3.21%,城商行佔據明顯收益優勢,未來這一收益差距或將有所收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