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山東蒙陰:“來料加工能掙錢,不誤孩子和農田”

  • 發佈時間:2016-05-16 10:16:2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濟南5月16日電(記者王陽)在山東省蒙陰縣雲蒙湖生態區皓敏縫紉加工廠車間裏,30多名庫區村的婦女正在這裡為臨沂批發市場趕制一批文具袋。

  “來料加工讓我在家門口就有活幹、有錢賺,一天收入在80塊左右,補貼家用足夠了,還不耽誤接送孩子做飯,哪找這樣的好活啊。”李艷秋是當地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從去年開始,常年生活在雲蒙湖水庫邊的她不用再因為外出打工而發愁了。

  位於沂蒙老區的蒙陰縣是工業相對落後的山區縣,這裡有65個省定重點貧困村和40個庫區村,共12589個貧困戶、26384貧困人口,其中婦女佔近一半。

  “解決好農村婦女脫貧問題,就是成功了一半。”蒙陰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廣寶説。

  由於貧困戶分佈以山區為主,又有水庫居民,這個縣採取了靈活的來料加工發展模式,在交通較為便利、人口相對集中的城郊或村鎮,引進小微企業創辦來料加工廠,吸納貧困戶就近就業。

  蒙陰縣歐尚玩具加工廠是返鄉創業青年劉端存創辦的加工企業,在周圍5個村設立了加工點。“僅我們一家來料加工廠就帶動600余名留守婦女就業,每人平均月工資約2000元。”劉端存説。

  53歲的常路鎮常路村村民劉宗英就在這家加工廠打工。由於丈夫前年出車禍失去勞動能力,家裏主要經濟來源斷了,而兩個女兒還在上學,經濟壓力不小。“每天我可以縫製500多個小熊玩具,拿計件工資,每月有一兩千的工錢,生活就可以保底了。”

  44歲的張學蓮家在常路鎮北圍子村,家中有10畝田種植小麥,農活不忙時她就來玩具廠車間做工,較為靈活的打工方式讓她有了補貼家用的副業。

  常路鎮宣傳委員薛新玉表示,很多登記在冊的農村貧困戶以前毫無收入,全職在家帶孩子,或者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勞動。而來料加工這種比較輕鬆的工作,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又能解決吃飯問題。

  來料加工産業不僅促進沂蒙老區精準脫貧,還改善了部分農村留守老人的生活問題。

  在常路鎮西三莊村,81歲的楊懷榮正在自家小院裏與78歲的羅紀蘭邊閒聊邊製作玩具小熊。老年人雖然手慢,一天加工200個玩具熊可以掙到接近20元的生活費。“別看俺把縫玩具當成休閒,俺和老伴一天飯錢已經掙出來了。”

  像楊懷榮這種因高齡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並沒有能力種地獲得固定收入,也不願住進養老院,來料加工讓家裏生活又寬裕、充實起來。

  蒙陰縣婦聯主席趙聖華介紹,蒙陰縣引導貧困婦女根據各村實際,宜編則編、宜織則織,探索建立了“公司+協會+基地+婦女”的産業發展模式,將訂單、加工車間、加工點向貧困村、貧困戶傾斜,“這是雙贏的局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