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東海區的“體檢報告”是怎樣寫成的?

  • 發佈時間:2016-05-15 11:09:5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向陽紅28”號5月15日電 題:東海區的“體檢報告”是怎樣寫成的?

  新華社記者張建松、岑志連

  自2009年以來,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每年公開發佈東海區的“體檢報告”--《東海區海洋環境公報》,詳細報告海洋環境各項指標,評估海洋災害與風險,彙報海洋監管舉措,讓公眾及時了解東海的“身體狀況”。

  東海區體檢每年要進行四次,“體檢報告”在四次基礎上綜合而成。近日,新華社記者跟隨東海監測中心隊員,乘坐“向陽紅28”號親歷了東海區的“春季體檢”。事非經過不知難,薄薄的一份《東海區海洋環境公報》,背後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艱辛?

  東海區的“體檢報告”是在風吹浪打裏寫成的。給大海檢查身體,最好的方法就是乘船到海裏去“抽血化驗”。一路上,在大風大浪中頂風冒雨作業是家常便飯。再大的風浪,只要船能承受,人就一定能承受。東海體檢的項目很多,海水品質、海洋環境、海洋生物多樣性、大氣污染物沉降、海洋二氧化碳匯源等,每一個項目監測指標多達幾十項。僅“向陽紅28”號一艘船在一次春季體檢中,就設置了200多個監測站位,共需採集上萬份樣品。每一份樣品,無不是監測隊員踏著東海萬頃波濤採集而來;回去後,還需在實驗室進行縝密分析。

  東海區的“體檢報告”是在團結協作的集體中寫成的。“船長,開始進行拖網作業,請勻速前進。”每天,都能聽到在後甲板的領隊李陽和在駕駛臺的船長楊凱在對講機裏頻繁溝通對話,調查船與監測隊之間的配合十分默契。2014年底入列的“向陽紅28”號,是東海分局調查船隊中的“新兵”,當年32歲的楊凱也是東海分局最年輕的船長。僅僅一年多,“向陽紅28”號就挑起了東海區海洋環境監測的大梁。船上船員平均年齡僅30歲剛出頭,在楊凱的帶領下朝氣蓬勃,盡職盡責。

  東海區的“體檢報告”是用長年累月的寂寞和堅守寫成的。“百年修得同船渡。只要上了船,大家都是一家人。”這是“向陽紅28”號大廚郟世君常説的一句話。在船上工作了30多年的郟大廚很熱愛生活,注重生活品質,他把這些講究也帶到了廚房裏,讓大家儘量只吃當季菜,千方百計把大鍋菜炒出飯店小鍋菜的風味。“我們監測大海的身體健康,也要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郟大廚説。“向陽紅28”號政委應順德也與大海打了30多年交道,把最美好的青春歲月獻給了大海。他説:“長年累月的海上生活非常寂寞,只有把後勤保障工作做好了,才不會想家。堅守在大海,是我們一輩子的事。”

  東海區的“體檢報告”是海洋人用責任與愛心寫成的。為了保證東海監測的各項指標精確,自2012年以來,東海監測中心在每次出海監測隊伍中,專門設立了品質監督員崗位。擔任此次“春季體檢”品質監督員的秦榜輝,在每一個站位的每一個採樣細節中都處處把關,確保按照國家規範進行。“雖然海洋能為人類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巨大空間,但前提是我們要確保她的身體健康。對海洋監測工作的負責,是我們海洋人對海洋應盡的一份愛心。”秦榜輝説。

  根據多年監測,東海區的身體健康狀況已不容樂觀。尤其是近岸海域,水體中的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嚴重超標;大型圍填海工程、電廠溫排水等人類活動,已使杭州灣等近岸典型生態系統健康受損,海洋生態退化;目前,東海區不僅赤潮、綠潮等環境災害頻發,同時面臨岸灘侵蝕、海水入侵、土壤鹽漬化等嚴峻挑戰。

  2016年,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將組織東海監測中心和各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繼續對東海區的海洋環境品質、海洋生態等開展嚴密監測,實時掌握東海區的總體環境狀況及變化趨勢,開展全海域海洋環境品質評價。同時,將對海洋傾倒區、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區、海洋工程建設項目、陸源污染物排海等進行監測,摸清人類開發、利用海洋的活動,對鄰近海域的影響範圍和程度,為政府的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此外,還將開展海洋溢油、化學危險品泄漏、海洋放射性、赤潮、綠潮、重點岸段海岸侵蝕等監測,摸清東海區潛在的海洋生態環境風險,防患于未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