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在東歐建反導,美為何招惹俄羅斯

  • 發佈時間:2016-05-15 07:06:00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張全

  近日,因斡旋敘利亞危機才剛有所緩和的美俄關係又蒙上一層寒霜。繼美國與英國、喬治亞通過軍演大秀肌肉之後,美國設在波蘭北部的反導基地13日正式破土動工。而就在前一天,美國設在羅馬尼亞南部的反導系統也正式投入運作,激起俄羅斯強烈不滿。美俄圍繞反導將如何“鬥法”?這是否將拉開兩國新一輪博弈的序幕?

  在俄周邊“群集環伺”

  長期以來,反導系統一直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蠶食俄羅斯戰略空間屢試不爽的殺器,也已成為刺激俄羅斯敏感神經的針頭。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12日宣佈,作為北約反導系統的一部分,設在羅馬尼亞南部德韋塞盧的反導系統正式運作。北約反導系統始建於2010年,以美國原有的歐洲反導計劃為基礎,分別在土耳其和西班牙部署了雷達和4艘“宙斯盾”驅逐艦。按照進度,位於波蘭北部的反導基地13日將破土動工,待2018年竣工後,北約反導系統將完成最後一塊拼圖。

  儘管美國聲稱針對伊朗而非俄羅斯,但通過在羅馬尼亞部署反導系統,美國無異於把軍事觸角進一步深入俄羅斯“戰略要地”黑海。如今,美國在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以及喬治亞等4個黑海沿岸國家,已經形成或即將建立軍事基地,被“群集而環伺”的處境讓俄羅斯深感美國心存不良。

  製造多極施壓態勢

  除反導系統外,美國近期的一系列其他舉動也有招惹俄羅斯之嫌。

  比如,11日,美國、英國和喬治亞舉行2016“高貴夥伴”軍演,被俄羅斯視為破壞外高加索地區軍事政治穩定的“蓄意挑釁”。而13日,奧巴馬在白宮為北歐五國舉辦國宴,共商應對俄羅斯之策,併為7月北約峰會做準備。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吳心伯表示,美俄雖然在斡旋敘利亞上有過合作,但兩國關係並沒有發生實質變化。第一,烏克蘭危機並未得到根本緩解,美國清楚俄羅斯不會退讓,但又沒有太多辦法在這一問題上直接對抗俄羅斯,因此選擇在東歐地區加強軍力部署對其施壓,而且未來政府還會繼續推進。第二,美國不會將與俄方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合作同解決烏克蘭問題掛鉤,更不會因此減少對俄羅斯的戰略壓力。第三,奧巴馬到了盤點“政治遺産”的時候,烏克蘭問題上他已經搞砸了,採取補救策略成為一個重要選項,即讓歐洲“小夥伴”確信自己有能力為歐洲安全提供支援,消除其對美戰略疑慮。

  上海社科院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李立凡表示,隨著歐盟對俄制裁期限臨近,美國意識到僅僅依靠各國鬆散型制裁,並不可能對俄形成全面壓力,因此,美國想竭力製造一種多極施壓態勢,讓俄感到周邊壓力。

  矛與盾的比拼升級

  面對美國和北約的步步緊逼,俄羅斯已出臺一系列反制措施。其中包括計劃於今年年底前新建3個師應對北約不斷增強的兵力部署。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9日報道,俄羅斯正在打造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洲際彈道導彈──rs-28“薩爾瑪特”重型導彈。一旦投入實戰,其射程可達9600多公里,發射重量可達100多噸。目前,首枚“薩爾瑪特”圓形導彈已完成,計劃于2018年服役。

  在烏克蘭危機重創美歐與俄羅斯關係的大背景下,北約和俄羅斯在歐洲東部的博弈出現不斷加碼態勢,隱現一條貫穿南北的“對峙線”。分析人士認為,美俄或將掀起關於導彈進攻與防禦的新一輪較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