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文讀懂除草劑藥害學會應對之策

  • 發佈時間:2016-05-12 08:29:4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近年來,除草劑的應用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成為我國農田雜草防治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但除草劑是一把雙刃劍,在使用過程中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由於除草劑自身的特性和品質問題、使用技術落後、環境條件不良等原因對作物造成的藥害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農業生産和除草劑應用過程中的一大頑疾,嚴重影響到農業生産的效益和種植結構的調整。除草劑發生藥害怎麼辦?怎樣科學地規避除草劑藥害?本期我們特邀多年從事除草劑研究的東北農業大學陶波教授來為我們詳細解答。

  特點

  除草劑藥害呈逐年加重趨勢

  我國不同地區經過了多年除草劑的使用,由於我國除草劑的生産和應用技術水準相對落後,除草劑藥害發生比較普遍,全國近50%的作物田都産生不同程度的藥害,並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已經嚴重影響到農業生産的效益和種植結構的調整,成為農業生産和除草劑應用過程中的頑疾。

  傳統的長殘效除草劑如氯嘧磺隆、油磺隆,由於用量逐年減少,對後茬敏感作物的藥害有下降的趨勢;新的長殘留除草劑,如氟磺胺草醚、甲基磺草酮、唑嘧磺草胺、二氯喹啉酸等,對後茬作物造成的藥害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大豆田複合型殘留藥害經常發生,由於個別地區單一作物常年連作,常用藥劑連年使用及多種藥劑的混配造成複合型殘留藥害;除草劑用量普遍過高,使作物藥害的發生逐年加重;某些除草劑自身安全性差形成的藥害也相當嚴重。

  不同地區間藥害發生存在差異,東北地區是我國除草劑應用量最大的區域,東北地區在作物播後苗前使用土壤處理除草劑的時期環境溫度較低,作物生長緩慢,對除草劑代謝解毒能力差,經常發生除草劑作物藥害。東北地區大豆田中,乙草胺等酰胺類除草劑易産生藥害。陜西、江蘇、四川、湖北等地區小麥田易受除草劑藥害,且後茬作物玉米、大豆易受藥害;湖北、湖南等地區棉花田易受藥害,江蘇、浙江、安徽等省早稻受易殘留藥害;乙草胺是華北地區玉米、大豆播後苗前常用的除草劑之一。由於內蒙古、山西、河北等地在這些作物播種期間持續乾旱等原因,造成近幾年該藥藥效不理想。農民為提高除草效果,不斷增加乙草胺用量,在高施藥劑量下,藥後遇大雨,出苗過程中出現長時間低溫、高濕,易造成大面積藥害。

  類型

  當季藥害、殘留藥害、漂移藥害

  一是當季藥害:如大豆田使用氟磺胺草醚、乙草胺、嗪草酮出現的除草劑藥害;玉米田苗後施用煙嘧磺隆、2,4-D丁酯出現的藥害(主要表現為玉米畸形,心葉呈鞭狀,雄穗無法正常抽出,嚴重影響産量);水稻苗床使用丁·撲合劑造成的不同程度藥害;以及黑小豆、蕓豆等雜豆地塊盲目使用未經登記的除草劑;將含有廣滅靈的除草劑用於花生、綠豆田等造成的藥害;小麥3葉期以前或拔節期以後使用2,4-D丁酯等造成藥害。

  二是殘留藥害:主要表現在大豆田使用氯嘧磺隆、氟磺胺草醚、咪唑乙煙酸、異惡草松等除草劑,導致後茬敏感作物如玉米、瓜類、馬鈴薯、水稻、甜菜等出現藥害。另外春季低溫高濕,移栽後的洋蔥、甜瓜、西瓜等作物常大面積出現殘留藥害。

  三是漂移藥害:藥液霧滴揮發並隨風飄移,致使鄰近的敏感作物受害等,如使用2,4-D丁酯、異惡草酮對鄰近闊葉作物及樹木造成的藥害。

  除草劑造成作物藥害的總體特點:傳導型除草劑藥害症狀出現晚,往往整株受害,嚴重者導致絕産,難以恢復;觸殺型除草劑藥害症狀出現較快且急,往往作物局部出現症狀,若生長點未受害,可以緩解。

  原因

  70%的藥害是使用技術問題

  一是除草劑本身的性質:安全性差、含有雜質或者劑型不合格、配方不合理、含量過高、添加非法隱性成分。

  二是環境條件的影響:低溫多雨、大風天氣或施藥時期不對均容易造成藥害,如2014年5月份黑龍江省出現階段性低溫多雨天氣,大豆、玉米田低窪地塊、沙壤土地塊出現了大面積的淋溶藥害。

  三是使用技術:長殘效除草劑如咪唑乙煙酸、氯嘧磺隆在低殘留濃度下對敏感後作物産生藥害;除草劑過量使用、誤用、混用及助劑選擇不當也會産生藥害;施藥時期不正確、施藥方法有誤、施藥器械性能差、噴霧技術落後、噴霧器清洗不徹底、田間整地品質較差也常造成藥害。

  四是作物因素:作物種類對除草劑的耐性的差異(如水稻不同品種對莎稗磷的耐藥程度不同)、作物不同生育階段的敏感性差異、作物幼苗素質及長勢差異等。

  五是對田塊的用藥歷史不了解:調查中發現,隨著大面積的土地流轉,土地承包經營者由於對承包土地的用藥歷史不了解,常常由於上茬使用過長殘效除草劑而造成殘留藥害。

  從調查了解的情況來看,除草劑因使用技術造成的藥害佔到70%以上。

  防範

  科學使用除草劑尤為關鍵

  在使用除草劑前應細緻地閱讀標簽,明確該除草劑的適用作物、適宜的施藥時期及方法、防除對象、安全用藥量及用藥注意事項,避免用錯藥或超範圍用藥,避免在安全用藥期外施藥和超量用藥。尤其在使用新的除草劑時,更要慎重,先小面積試驗示範,再大面積應用。

  盡可能對所使用除草劑的特性、施用作物對該除草劑的耐藥程度,以及環境條件對其可能産生的影響有所了解,做到科學用藥並且在用藥的各個環節上都能做到準確無誤。

  不同作物、同一作物處於不同生育階段或不同的生長狀態,對同一除草劑的耐藥性也會有所變化。只有因時、因地、因藥劑種類、因作物生育狀況施藥,才能確保安全。

  土地平整,田間地塊要精耕細作,沒有坑洼現象,另外土地縫隙過大會造成藥液淋溶到作物根部,産生淋溶藥害。除草劑藥液要混配均勻、噴灑均勻,施藥之前,尤其是除草劑混用之前一定要將除草劑充分溶解,採用二次稀釋的方法將除草劑攪拌均勻。田間噴灑時一定要做到勻速行走,噴灑均勻。使用安全先進的除草劑噴藥器械,添加噴霧助劑。施用除草劑後,應徹底清洗噴霧器。

  大豆田噴施乙草胺,苗前施藥對大豆安全,但施藥後遇到低溫、多雨情況,特別是田間地勢低窪易積水的地塊,乙草胺極易造成大豆藥害。所以大豆田噴施乙草胺,需考慮環境天氣因素。

  玉米田噴施阿特拉津,一般不會産生藥害,但在藥量過大時會對玉米造成輕微傷害,因此要嚴格控制用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