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的士專車博弈誰是贏家?

  • 發佈時間:2016-05-12 07:00:03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2015年6月第一次搭上專車以來,宋文宇已經乘坐過13個專車司機的車。在一眾司機當中,讓他印象最深的,是手上戴著小葉紫檀佛珠串、鼻樑上架著細邊眼鏡,語調溫厚、彬彬有禮的梁師傅。

  這天,宋文宇要趕一個飯局,“叮咚”一聲,滴滴上的接單資訊讓他略微吃驚:奧迪A4L。這輛車的司機就是梁師傅,上車聊了一會兒後,他在停車時遞給好奇的宋文宇一張名片,上面寫著:旅遊、接送機、訂酒店……原來梁師傅的本行是旅遊仲介。

  受電商衝擊影響,梁師傅在生意銳減的當下,選擇了當一名兼職專車司機。就這樣,他開著那輛兩年前花了30多萬、前擋風下放著一瓶淡淡香水的奧迪開始了接單生涯。

  從東區盛景尚峰到西區碧翠華庭坐專車需要43元;呼叫計程車33元;預約順風車主12元;呼叫快車約19元;公交車2元,但前往上下車車站共需步行800米。這一年,儘管計程車司機們怨聲載道,但仍舊阻擋不了以開發各類變革出行方式的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成為乘客的寵兒。

  滴滴和神州早前的“燒錢”大戰還在讓消費者津津樂道之際,優步本月11日正式進駐中山。這一消息在專車業界猶如深水炸彈,有人預示,一幅新的人車生態版圖將逐漸浮出水面。南方日報記者 鄧泳秋 伍傑

  入城??優步強攻推全城五折試乘

  在優步上線中山前夕,其公共關係華南區負責人譚希瑩在五星級酒店所住的客房成了優步中山運營團隊的臨時指揮部,她與高級市場經理陳孟毅,以及運營經理羅子龍等5人正密鑼緊鼓地籌備著啟動當天的事宜。同時,他們還在為中山市場的計劃細節激烈地討論著。

  作為團隊的核心人物,譚希瑩近幾週都奔波于廣州中山兩城之間,但她卻享受著這種忙碌。“經過前一輪的奮鬥,目前已經在進行最後的測試,希望盡善盡美,一上線就能給中山市民良好的體驗。”與想像中負責人的樣子不同,譚希瑩看起來仍然像個學生,喜歡笑,但邏輯性卻極強。媒體人出身的她,説話習慣簡單明瞭。

  11日上午10時30分,優步在中山上線,在市區、古鎮、小欖、東升開通“人民優步”産品的服務,首位乘客是從中山走出去的“快女”歌手蘇妙玲。“優步每新進一個城市,都會精心挑選及邀請一名對城市有特別意義的乘客,成為這個城市的首位乘客。”對於進駐中山,譚希瑩的團隊花了不少心思。

  除了邀請本土明星助陣,塑造“接地氣”形象外,團隊更花了很長時間研究定價問題。針對中山的城市規模、消費水準、人們生活品質等一系列指標,優步擬定了在中山的上線價格:起步價與計程車一致:8元,每公里收費2.49元,每分鐘收費0.59元,超過12公里的部分每公里加收1.5元的里程費。

  為了能迅速“吸粉”,上線後的一段時間內,優步將全城開展五折試乘優惠:一輛車起步價為4元,若按4名乘客計算,3公里範圍內每人平均只需1元。“進駐初期,燒錢是肯定的,但看怎麼燒才燒得有價值。”這是業內人士對於優步進駐中山戰略的點評。

  目前中山專車市場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以滴滴、Uber為代表的C2C模式,另一種是以神州專車為代表的B2C模式。前者是私家車加盟平臺,後者是自營司機、自營車輛。儘管模式不一,但在共用經濟的魔力下,這些網路平臺型公司用最低的成本解決了車輛和用戶需求的對接,從而在短時間內獲得高速發展,也贏得資本的持續青睞的模式,讓時下的“網際網路+”專車市場沉浸在一片紅海之中。

  在出行軟體的殘酷戰場上,許多曾經熟悉的名字已經倒下,敵人所剩不多,但強大的依然強大。優步中山團隊的例會更像戰略部署,除了研究本土的市場情況,還需要考慮每個對手的作戰模式。所有人語速極快,夾帶著大量英文單詞——因為工作系統是英文的。絕大多數時間,房間裏只有兩種聲音,劈裏啪啦的鍵盤聲音和討論的聲音。

  圍城??全民皆兵 專車司機“兇猛”擴張

  2015年的最後一天,當了9年私企老闆專職司機的杜師傅,在他開車的第13年,選擇了成為一名專車司機。而就在他轉型後的一兩個月,身邊陸陸續續至少有20多名司機朋友也投身到專車行業。經過簽約和簡單培訓、考試,杜師傅開著自己那輛東風軒逸,翻開了生活新的一頁。

  他不再有半夜隨時被叫起來接醉酒老闆的壓力,而是每天7點悠閒地吃過早餐後,從自家從容開車出門載客。與不少專車司機的習慣一樣,送客人抵達目的地之後,杜師傅會在附近停車休息,等待附近新的叫車訂單。與過去隨時候命的緊張節奏不同,間歇性的工作,自由地支配時間,讓他輕鬆不少。

  因為可以趕早晚兩個客流高峰和夜間高峰,即便扣除叫車軟體和租車公司收取的費用,算下來他做專車司機的收入都比當私企老闆司機時還要多。

  時值專車平臺“燒錢圈地”的第二個年頭,雖然各方在中山市場剛剛站住腳,但依然保持著方興未艾的勢頭。

  整合閒置汽車資源,更加優惠舒適的出行方式,這是最初人們對專車平臺的認識。越來越多的司機和消費者嘗到了甜頭,每個參與其中的司機都基本配備兩部手機用來搶單,乘客通過各種方式低額支付車費甚至免單。

  但與此同時,在每單一點兒小利益的誘惑下,爽單、假單、刷單事件頻發,幾番博弈下來,消費者的忠誠度也在“哪家優惠哪家強”中搖擺。

  9日晚上11時30分,宋文宇成功呼叫了一輛滴滴快車,3分鐘後,邱師傅便來到了預訂的上車地點。上車後,邱師傅在手機的軟體裏進行操作,同時宋文宇的滴滴打車APP顯示開始計算時間和費用。

  去到第一個紅綠燈路口的時候,邱師傅竟然打起了瞌睡,宋文宇無奈只能叫醒他,邱師傅尷尬地説:“你是我今天的第28個客人,已經連續開了十多個小時了。還有半小時,希望能接夠30單。”

  根據滴滴快車的獎勵制度,司機接15張單就有10元額外獎勵,接20張單會在之前獎勵的基礎上再獎30元,共40元,如此類推,接25張單共獎勵100元,接30張單則共獎勵180元。

  為了獲得接單獎勵,邱師傅曾經嘗試過各種辦法去刷單,但都沒有成功。“現在不能搶單了,都是靠系統派單。即使乘客已經在我車上,用他的客戶端發單叫車,系統也不一定會把單派給我。”邱師傅感嘆道,“事實上,沒有接單獎勵補貼,收入會低很多。每張單21.8%的車費要歸滴滴,扣去每天的油費、飯錢,其實實際收入不高,而且現在中山太多人做滴滴快車了,司機多了,大家能接到的單就更少。”

  從滴滴的瘋狂擴張,到神州的低價行銷,再到優步的強勢進駐,全民目睹專車巨頭開戰的背後,是共用經濟帶來的顛覆式創新。這種新的出行方式已經日漸紮根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奪城??憂心忡忡 “的哥”害怕被專車淘汰

  作為行業重構者,滴滴、優步、神州等專車巨頭遭遇了可能遇到的所有挑戰:舊勢力抵制、政策管制……這一行業的利益相關者均如臨大敵般注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最先出現排斥反應的要數“老牌”計程車業,伴隨新出行方式的洗禮,計程車業創造的輝煌已成為“的哥”的美好回憶。

  留著板寸頭,操著山東口音的黃榮光投身計程車行列已有20多年,這位“老的哥”時常與乘客暢談曾經生活的瀟灑與別致,以及追憶計程車的“黃金時代”。

  “2004年前後,當時開計程車賺錢很容易,一個月下來最少也有六七千元。可如今早就風光不再。”説出這句話時,黃榮光無限感慨。“專車等業務的出現讓我感到了危機。他們瘋狂補貼、贈送優惠券,我只能眼睜睜看著‘蛋糕’被人分走。”

  在周邊司機朋友的建議下,黃榮光終於向網際網路“投降”——買了一款智慧手機並安裝了打車軟體。用了後他才發現,打車軟體的確給司機帶來不少便利,它不僅能導航,主動搶單,還可能讓他賺“外快”。

  儘管在技術手段上,黃榮光已與一眾專車司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但衝突和矛盾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2015年冬天的一個晚上,在三溪村附近,一名乘客衝著黃榮光的車揮手,他停了下來準備接單。沒想到,乘客準備上車時,一輛“專車”卻攔在他面前。後來才知道,乘客最初網約了“專車”,卻苦等不來才揚手招計程車,不料“專車”又剛好來到。衡量了一番價格後,乘客最終選擇了專車,對黃榮光“爽約”。談及這段與專車正面衝突的經歷,至今黃榮光仍舊十分氣憤。

  黃榮光的經歷或許是一部分計程車司機“痛恨”專車的主因,專車服務對傳統計程車公司市場份額的觸動、對計程車配額和牌照數量監管模式的衝擊,彷如一條鯰魚般,攪動著整個行業的變革。

  對於“的哥”對專車的“恨”,譚希瑩卻顯得很淡定:“專車進入市場,目的不是攻城略地,搶奪計程車的市場份額,其是帶著更好地解決人們出行問題的初衷踏足中山的。”

  不可否認的是,專車出現後,各地計程車行業發生了變化:一些地方取消了份子錢,一些地方計程車司機改開專車,更多轉型機會和出路也讓計程車司機在份子錢、承包費等方面與公司有更好的談判能力。而對中山市場來説,雙方是博弈還是共榮,還有待時間去考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