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內蒙古包頭:技能大師發展有空間

  • 發佈時間:2016-05-12 05:52:0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內蒙古包頭市“尋找最美”系列活動開始聚焦“鹿城最美工匠”。

  大國工匠的身影為城市增添了別樣色彩:包頭熱力公司的郭軍,能用聽診器為供熱管網“診病”,從一名普通工人成為知名的業內專家;包鋼集團的張勇,在礦用重車的修理上不斷革新,為公司創造直接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北重集團“鏜刀大王”戎鵬強,在車間的轟鳴聲裏,靠自己摸索出來的摸、聽、看、量指揮出“超長徑比管體深加工”領域的最強樂章……

  包頭是老工業基地,國家“一五”期間的156個大項目裏,有6個項目放在了包頭。那時候,內蒙古許多地方還處於“輕工業是裁縫鋪、重工業是挂馬掌”階段,而包頭已在鋼花飛濺中“鑄強國利劍,造富民堅犁”。工業化的廣度與深度為包頭工匠精神的萌芽提供了豐厚的土壤。

  近年來,包頭市委出臺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施意見,把開展盡責圓夢主題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地區、部門、單位年度實績考核。按照分眾化要求,在國有企業以“愛崗敬業·實幹圓夢”為主題,激發職工做好“八小時、手上事”。大型國有企業積極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北重集團倡導職工敬業奉獻,以過硬技能打造品牌軍工企業。包鋼集團圍繞“百年老店”目標,強化職工愛崗敬業、忠誠負責精神,對小改革、小發明、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議等“員工自主改善活動”,一年多投入獎勵資金288萬元。

  “包頭在全市選樹了一大批先進典型,倡導全民思齊。”中國兵器內蒙古北方重工集團鉗工鄭貴有説。僅僅45歲,鄭貴有成為中國兵器首席技師、自治區金牌工人和全國勞動模範。

  和鄭貴有一樣,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焊工盧仁峰也是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才成為首席技師。22歲那年,帶水焊接成了盧仁峰的招牌絕活,也讓他成了廠裏有名的能人。可就在這時,他遭遇到人生中最沉重的打擊:一場突然的災難造成他的左手功能完全喪失。別説輔助焊接工作,就連端杯水都做不到。單位當時安排他當庫管員,但盧仁峰沒有退縮,他做出了一個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決定——繼續做焊接工作。那段日子,盧仁峰常常一連幾個月吃住在車間,每天一蹲就是數小時,直到廠房裏空無一人。一次次的練習,盧仁峰終於尋找到替代左手的辦法——特製手套,牙咬焊帽。硬是靠這些辦法,盧仁峰不僅恢復了焊接技術,還靠右手練就新的電焊絕活攻克了一個個焊接技術難題,贏得“獨手焊俠”的美譽。“這兩天,盧仁峰光榮當選全國十大‘最美職工’,太令人感動了!”包頭市總工會宣教部部長黃靜及時在“包頭職工e家”發佈了資訊。

  不僅在樹典型、評榮譽等方面為“優待”技能大師留足空間,包頭更注重創建創新工作室,並以此作為弘揚工匠精神的重要載體和組織職工創新的重要平臺。

  在包鋼集團軌梁廠,名叫“菅瑞軍軋鋼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創新工作室,早在2013年9月就已掛牌。在這裡,菅瑞軍被譽為“金牌藍領”——他從一名普通軋鋼工成長為包鋼技能大師,並被評為全國勞模。上班途中,菅瑞軍沒到工作室,不時就有小徒弟“攔截”討教。菅瑞軍的小本子成為大師工作室的重要教材,記載著軋鋼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和解決方案。也正是這個小本子,伴隨菅瑞軍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累計為企業創效1300多萬元。“更令我自豪的是,我親歷了包鋼軌梁廠鋼軌産量連續三次創世界第一。”菅瑞軍告訴記者,“目前,包鋼的百米重軌廣泛應用於京滬、京廣、大秦等國家重點鐵路線路,遠銷美國、加拿大、巴西等24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包頭市總工會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確定了職工創新工作室的規範化建設“八有”標準,即有一名以上勞模或技術能手牽頭,有一支3人以上的技術團隊,有固定場所和配套設施,有工作制度,有創新目標任務,有專項經費,有創新成果,有命名。截至目前,全市共創建各類職工創新工作室152個,其中自治區級職工創新工作室11個,包頭市職工創新工作室35個。國有大中型企業以自治區、包頭市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基礎,成立各類基層職工創新工作室,建立起一級帶一級、一級促一級、一個人帶動一群人的技藝傳承模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