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016中國智庫論壇聚焦對外直接投資戰略、機制與挑戰

  • 發佈時間:2016-05-11 10:3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文媛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1日訊(記者 李文媛)由深圳市綜研軟科學發展基金會、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主辦的“2016中國智庫論壇暨綜合開發研究院北京年會”日前在京舉行,研討探求未來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新舉措。

  當前我國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對外直接投資(ODI)出超外商直接投資(FDI),在對外投資和佈局全球價值鏈的同時,如何與世界各國保持平衡經濟關係,兼顧雙邊利益追求共贏,是對外開放進程中亟待高度重視和妥善解決的課題。

  近年中國將“開放”列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提出“一帶一路”戰略、發起並成立亞投行、人民幣加入SDR、自貿試驗區縱深發展等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中國對外開放的戰略內涵正進一步深化,確立了“雙向開放”新格局。

  以“對外直接投資:戰略、機制與挑戰”為主題,論壇旨在為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專家學者、領先企業搭建交流平臺,針對政府關注、百姓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研討評述,以推動社會關注公共政策的研究。

  在北京好苑建國大會議廳裏,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理事長,原財政部部長項懷誠致辭,中國對外投資戰略、機制與挑戰,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話題。他從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迅速增長與長遠發展,中國對外開放戰略內涵逐步深化,以及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三方面對論壇主題做了詮釋。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著名經濟學家樊綱致辭表示,全球化時代,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是重大主題。作為國家高端智庫,富有新的使命和責任,更多思考國家的戰略、政策,為國家獻計獻策。希望集思廣益通過研討,做進一步研究。

  圍繞未來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戰略,如何創新對外直接投資的機制體制,如何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等方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互對接,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如何樹立風險防範意識,提前做好投資環境和市場風險評估,建立風險規避機制和必要的保障體系等,與會專家提出建設性建議:

  首先,我們走向世界要理論創新、觀念創新,還要在實踐上跟上世界的最新發展。二是,在對外投資中我們要考慮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問題。擁有開放新思路、新舉措的同時,充分利用機遇調整國內經濟結構,提高發展經濟品質和水準。三是,處理好國家利益和商業利益的關係。四是,注重我們的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結合問題。五是,能力建設問題。論壇大量討論是各項能力建設,對外直接投資關鍵是金融能力,金融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的能力。建立有深度的金融市場,面向全球穩定國際收支,為“一帶一路”、世界投資提供更好的環境。六是,安全高效規避風險問題。中國經濟進入新階段,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意味著中國改革開放需要面對新挑戰新問題。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晉平、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畢吉耀、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李開孟、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北京新世紀跨國公司研究所所長王志樂、中國社會科學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迎秋、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季志業、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姚枝仲、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物流研究所所長王國文等專家學者,分別就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趨勢、“一帶一路”發展機制、企業“走出去”的風險規避等主題發表演講,來自研究機構等百餘嘉賓出席論壇。

  “2016中國智庫論壇”還帶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中國開放褐皮書》(第2期),這部綜合性的報告,系統研究中國的開放,研析過去兩年間,中國經濟進一步開放的形勢、走勢、成就和新的問題以及面對的挑戰,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歷史的跟蹤,有著第一手的感受,展示了中國開放的包容性、多元性和創新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