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給“職場媽媽”多一點關懷

  • 發佈時間:2016-05-10 08:38: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面對用人單位的壓力,多數女性不得不保持沉默,推遲婚育成為她們無奈的選擇,而對於已經成為母親的“職場媽媽”而言,這種壓力更加突出。

  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在職場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受生理因素和傳統觀念的影響,她們在職業發展道路上承受著比男性更大的壓力和挑戰。近日,由智聯招聘發佈的《2016年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近六成女性不想要二孩,95%的女性認為生育會影響職業發展。

  看來,“養娃”還是“升職”,已成為“職場媽媽”的選擇難題。她們的擔憂是應當被理解的,這與當前職業保障、社會氛圍密切相關。根據2005年修改的《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勞動權利和社會保障權利,用人單位在合同或服務協議中不得規定限制女職工結婚、生育的內容。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仍然會發現一些單位出於自身利益,以婚育為理由,或縮短産假,或降低薪酬來限制女性的職業發展。日子久了,這些“霸王條款”便逐漸成為女性在職場打拼中的“攔路虎”。面對用人單位的壓力,多數女性不得不保持沉默,推遲婚育成為她們無奈的選擇,而對於已經成為母親的“職場媽媽”而言,這種壓力更加突出。而她們的沉默,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用人單位的不正之風。

  女性就業的歧視反映的是用人單位追求利益最大化和女性生育成本非社會化的矛盾。生育權是女性應有的權利,任何人都不能剝奪,然而沒有完善的社會保障,則會讓她們面臨是否生育的難題,在“全面二孩”政策放開的今天,女性在職場上的這種困境會表現得更為明顯。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們也會遇到不小的麻煩。在公共場所中,我們很少能見到育兒室、哺乳室,以至於每當出現孩子因為饑餓哭鬧的時候,媽媽們都會顯得焦慮不安,情急之下或許會採取公開喂奶的方式,而這又容易遭受社會輿論的壓力和大眾的指責,這在近幾年的新聞報道中屢有出現。

  女性的勞動權和生育權在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知名國企中能夠得到較好保障,而在中小企業和臨時用人單位中則難言樂觀。因此,政府應重點關注後者,在替女職工維權的同時,通過生育保險等各種方式,減少女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所存在的結構性矛盾。此外,政府還應引導公眾形成關愛女性、尊重女性的意識,配備相應的公共福利措施,從軟體和硬體上為她們提供便利條件。

  人性的關懷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於細節的點點滴滴。“職場媽媽”所遇到的困境不僅是她們的難題,也是社會的難題。男女平等不是一句口號,要想真正落實,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