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調查顯示小企業每年可能要花上百萬元維護政商關係

  • 發佈時間:2016-05-09 09:19: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調研中“人民日報經濟社會”微信公號記者發現,如果説稅費、評估是所有企業呼籲儘快降低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那麼中小企業、初創企業往往還要應對一些莫名其妙的成本。下面就來細數一下吧。

  城市拆遷導致企業“搬家式死亡”

  河南一家小家電製造企業,因為城市建設規劃調整等原因,3年搬了4次家。“搬家就要停産,一邊養著工人,一邊租賃新廠房。搬進新廠還要重新調試設備,重新評估認證,這些都要花錢。搬家搬得企業遍體鱗傷。”這家企業的董事長夏先生説。

  搬進新工業園區,又有了新煩惱。新建設的工業園區多是立體廠房,企業僅買一層或幾層不可能拿到土地證,導致中小企業入駐後無法到銀行抵押貸款。“不花600萬元搬進産業園,企業就沒有地方開工。可是,立體廠房只買一層就沒有土地證,銀行就不給貸款,資金又成了難題。”

  浙江兩家制藥企業也剛剛經歷了搬遷,其中一家藥企的財務總監説,“由於搬遷投入、新工廠頭兩年較高的折舊,以及大幅增加的土地使用稅,去年企業的盈利能力降了不少。企業最怕的就是折騰。”

  一些質檢機構收費不含糊,真需要服務時反倒令人失望

  調研中“人民日報經濟社會”微信公號記者了解到,工業企業的儀器設備設計檢測、化驗、計量等需要不定期年檢,有的項目每半年就要檢一次。不少中小企業反映,由於檢驗費太高、彈性太大,不得不與“紅頂機構”如質檢研究院等類似的機構簽訂年度服務合同。

  “一項標價20萬元的檢測,如果企業同意每年購買‘紅頂機構’的打包服務,可能這項檢測只要10萬元;該抽檢20種樣品,抽一種就行了。如果‘不合作’,任何一級質檢部門都可以隨時隨地去持生産許可證的企業檢查,來一次企業就得花10萬元左右。”河南一家企業負責人反映,有時質檢機構到企業檢查,連檢測設備都沒帶,但只要説是檢查,就得交費。企業真的需要質檢服務時,卻失望了。“去年底我們感覺一台大型計量衡器不太準,主動邀請質檢機構來做檢測。可是5個月過去了,也不見人影。打電話去問,一會兒説機構要合併沒有人手,一會兒又説檢測設備不行。”

  “吃拿”不見了,“卡要”仍存在

  此次調查中,中小企業普遍反映,中央八項規定執行後,政府官員去企業都不吃飯、不收禮、甚至不喝水,“吃拿”基本消失了。可是,“卡要”現象並沒有杜絕,一些企業每年的非營業性開支,即維護政商關係的支出往往佔到銷售收入的1.2%—1.5%。一家小型企業,每年可能有上百萬元用於“維護關係”。

  “年初遞上去材料,可能到下半年才批下來,你説企業還生産不生産?”一家企業説,不想等這麼久,往往只能找人去“疏通”。

  一些企業還反映,我國法律法規中罰款額度彈性較大,也為有關部門“卡要”提供了機會。“不少法規裏罰單額度從2萬元至50萬元,執法尺度與關係親疏程度相關,不利於公平競爭和企業減負。”河南一家企業負責人説。

  (記者白天亮、王政、陸婭楠、左婭、劉志強、趙展慧報道)

  本文同時刊登於人民日報2016年5月9日17版經濟週刊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