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策略性貶值”不合時宜

  • 發佈時間:2016-05-09 08:23:4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雖然人民幣匯率走勢已度過最熱鬧的“風口”,但細心的人仍會發現,近5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的走勢可謂上躥下跳,先有4月29日和5月3日的大幅調升,後有連續3日的大幅下調。加上最近不時有言論認為央行又開啟主動引導貶值的策略,這不禁讓人擔心這是否是新一輪人民幣匯率巨震的前兆。

  然而,縱觀最近幾日人民幣中間價的波動和即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走勢便不難發現,央行又出手干預外匯市場的説法過於牽強。央行干預外匯市場的方法主要是在外匯市場動用外匯儲備參與交易,或者通過對中間價調整進行匯率引導。首先,近幾日外匯市場的交易量並未有任何異常的消息傳出;其次,在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整方面,不管近5個交易日中間價如何上躥下跳,其方向仍是由美元指數的走勢所確定,即美元指數走強時人民幣相應要貶值,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就要下調,反之,中間價就要上調。5月4日~6日中間價連續3天下調也正是因為近日美聯儲官員講話暗示6月可能會加息,以及美國貿易等數據好于預期使得美元從前期跌勢中企穩所致。

  還有種説法是,央行是在用非對稱性貶值的方式“悄悄貶值”,即美元走強,人民幣兌美元趁機多貶值一些;美元走弱,人民幣選擇盯住美元或僅兌美元微升,使得人民幣兌CFETS籃子貨幣貶值。而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加大中間價調整的波幅。

  上述説法雖然看似邏輯通順,但實則是以結果為前提的推論,並不能有足夠的數據作支撐。雖然央行剛剛公佈了中間價的計算方法,但由於每天會有多家做市商對中間價進行報價,並綜合各家報價結果確定最終的中間價,因此中間價波幅是否合理外界也很難精準判斷。

  央行領導在兩會期間曾説過,中間價採用“雙參考”的定價機制,一是要保持人民幣兌CFETS籃子匯率的穩定,另一方面,則要參考上一日人民幣兌美元的收盤價。前者意味著人民幣匯率走勢與美元“脫鉤”,不再亦步亦趨;後者則意味著中間價的定價,要更多地考慮外匯市場的供求關係。

  實際上,預判匯率走勢離不開對結售匯市場的觀察。外匯局每月公佈的結售匯數據雖然有時滯,但拉長時間段後,可以看出市場對匯率預期的變化。眾所週知,近兩三個月來,銀行結售匯逆差(尤其是代客結售匯逆差)逐漸收窄,説明市場購匯規模變小,結匯規模變大,人民幣貶值預期改善。

  更重要的是,一位國有大行從事外匯交易的人士告訴記者,最近幾日銀行結售匯逆差基本消失,表明企業結匯規模不再少於購匯規模,多數銀行的外匯交易自營盤也不再看空人民幣。因此,導致5月4日~6日人民幣中間價貶值幅度大於即期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幅度的根本原因,不是央行有意加大中間價的下調幅度,而是市場穩定的人民幣匯率預期導致結匯規模增加。這位人士認為,正是因為央行在確定中間價時考慮外匯市場的供求關係,才使得中間價調整的幅度不那麼大;如果近日市場仍是較大規模的結售匯逆差,沒準中間價的波幅會更大。

  經歷了去年8月和今年1月兩輪人民幣匯率的大跌後,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信心已經很脆弱。最近好不容易有跡象表明貶值預期在改善,如果這時又開始所謂的“策略性貶值”,時機並不合適。央行行長周小川曾説過,推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要講求時機,當下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仍是主要任務。(孫璐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