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本免稅“黑店”引遊客入陷阱

  • 發佈時間:2016-05-08 20:51:3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秀玲 馬崢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赴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激增,近年來頻頻曝出中國遊客上當受騙案例。雖然媒體多次報道日本一些免稅店的購物陷阱,但受害遊客不減反增。新華社記者經多方查證、現場調查後發現,保健品騙局轉戰海外,無良免稅店與地接旅行社合唱雙簧,專門瞄準團體遊客,通過洗腦宣傳、製造爆買假像、拒絕退貨等手段,一步步將其引入精心佈置的高額免稅保健品購物陷阱。

  保健品冒充藥品商店拒絕退貨

  今年春節前,張先生一行四人隨團赴日本旅遊。2月1日,在地接旅行社日本東瀛假日旅行社導遊帶領下,他們乘坐大巴前往東京新宿A&S(全稱ALEXANDER&SUN,中文為亞歷山大和太陽)免稅店購物。途中,該導遊引用所謂電視臺宣傳照片等資料,向車內遊客宣揚納豆精、萬步力等産品療效,稱其對高血壓、關節疼痛等有顯著改善作用。在經過店內導購一番推銷介紹後,張先生消費91萬日元(約合5.5萬元人民幣),其中三分之一用於購買第一酵素、深海鮫等所謂特效藥品。

  當晚張先生抵達酒店後,在網上對第一酵素等産品進行搜索,發現不少差評,甚至有網友稱“上當受騙”,於是包括張先生在內的該團23名遊客便跟導遊交涉要求退貨。

  據張先生介紹,地接導遊在得知他們要退貨後極力阻撓,甚至威脅稱要記他們“脫團”,影響其日後簽證申請。在報警獲得警方協助後,該張姓導遊才勉強答應帶他們退貨。

  退貨時,號稱是該店店長的人矢口否認賣出産品為“藥品”,稱只是“健康食品”,並以貨物已售出概不退換為由拒絕退貨退款。但根據張先生提供的錄音,導遊在事前宣傳時口口聲聲稱免稅店裏賣的是“藥監局的藥,藥局專賣的藥,買它可以救命”,還稱“沒有副作用,四瓶一療程,吃一個療程可以保持五到十年”。而且,這些商品盒子上也都印有“藥局專賣品”字樣,有意誤導中國遊客。殊不知,日本根本沒有藥監局這一機構,導遊故意用此稱謂矇騙中國遊客。還有一點要指出的是,日本的藥局(即藥店)不僅賣藥,也銷售各類保健品。

  “以為是藥,所以那麼貴也買了。現在可好,自己不敢吃,又不能送人。”張先生説。

  “第一藥品”品牌其實不是藥品

  第一酵素、納豆精、深海鮫、萬步力、超級玻尿酸等免稅店高價保健品皆出自“第一藥品”,其産品專櫃就設在A&S免稅店6層入口處。

  令人不解的是,明明銷售的是“健康食品”,該專櫃打的卻是“第一藥品”的牌子。記者經調查後發現,所謂“第一藥品”與“藥”沒有絲毫關係,它並非制藥公司,而是以販賣健康食品、基礎化粧品為主的零售店,這一點在其官方網頁中寫得清清楚楚。巧合的是,該公司地址與免稅店在新宿同一棟大樓中。

  “第一藥品”貨源主要來自“日本酵素株式會社”和“富山藥品株式會社”兩家製造商。有消費者曾根據第一酵素外包裝上標示的日本酵素株式會社地址在網上搜素,但並未發現廠房痕跡。經中國駐日使領館實地調查,該地址處沒有日本酵素株式會社工廠,有的只是當地一家螺絲製造工廠和幾家日式點心店。

  此外,在日本酵素株式會社的官方網頁中也僅有簡短的公司簡介,包括經營內容、商品概覽、諮詢在內的所有條目都在“準備中”。

  看似“門庭若市”其實“門可羅雀”

  遊客張先生發現了奇怪的現象,前一天上午購物時門庭若市,甚至在收銀臺前排起長隊的免稅店,第二天退貨時卻是門可羅雀——除了店員,顧客寥寥無幾。“後來我才意識到這個套下得有多週密。所有的導遊都特意選在上午10點前後帶團抵達免稅店,因此店裏才會同時聚集兩三百人,造成火爆搶購的假像。”張先生説,“導遊在路上還特意給我們指了指第一酵素在新宿街頭打的廣告。”

  記者近日前往新宿JTC免稅店了解情況,試圖進入二層保健品櫃檯,但被告知沒有預約不能入內。當時,二層店面除店員外,沒有任何其他顧客。中國駐日使館領事部工作人員和部分自由行旅客也反映,上述兩家免稅店傾向接待團體遊客,甚至有店員專門在門口點人計數。

  記者此前在A&S免稅店調查時發現,該店不僅接待中國遊客,還接待南韓遊客。當時,一個10人左右的南韓團在導遊帶領下來到免稅店後,兩名店員使用流利的韓語向其推薦磁氣項鍊、納豆精等産品。

  團體遊客多數行程安排緊、缺乏事前調查又過度迷信“日本製造”,因而很容易被忽悠。雖説日本的確是長壽國家,普通超市或藥店也不乏酵素、膠原蛋白等營養素,但日本保健品市場是否像中國人出入的免稅店那般火爆,事實並不見得如此。僅就記者了解,並沒有多少日本人定期服用所謂酵素産品。

  出境理性購物拒當國際“冤大頭”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中國駐日使館陸續接到多起中國遊客在免稅店購物受騙的投訴電話,中國駐日使館微信公眾號曾兩次專門發佈消息,提醒在日中國公民謹慎購買高價保健品,但投訴或求助電話不減反增。

  雖然中國駐日使館領事部曾多次就這一問題與日本消費者廳、觀光廳等部門交涉,但相關部門均以“退貨為商家額外服務,日本無強制規定”或“定價由商家決定,政府部門無權介入”等理由拒絕提供協助。當地政府部門缺乏有效監督,而被引入陷阱的中國遊客只能吃啞巴虧。今年2月在A&S購買約合4萬元人民幣保健品的王女士不僅退貨不成,反倒被該免稅店要求繳納“貨物保管費”,弄得錢貨兩空。張先生一行雖得到旅行社退貨承諾,但至今仍未收到退款。

  事實上,雖然免稅店與地接旅行社存在哄騙嫌疑,但免稅店購物陷阱並非不可避免。導遊將第一酵素吹成藥品,但在其包裝盒上寫的是“加工食品”,若消費者提高警惕,是可以避免受騙、減少損失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