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極熱”的冷思考:科技支撐水準亟待提高

  • 發佈時間:2016-05-08 01:29:5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週末特別策劃

  中文版《北極航行指南(西北航道)2015》近日出版發行。有報道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前不久也籌劃今年北極東北航道航行工作……北緯66度34分緯線圈以內的區域成為矚目的焦點。

  “隨著北極開發利用時代的來臨,圍繞可持續發展需求和適用於北極獨特環境的應用科技研究愈發受到重視。”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極地戰略研究室主任張俠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但我國北極科學研究尚處於初步階段,針對北極特殊條件下的應用技術研究幾乎接近空白。

  我國北極科考起步較晚,1999年才首次派船前往,至今已有6次。張俠説,目前國家海洋局組織的北極考察主要是在北冰洋的東部和黃河站區域,圍繞氣候變化問題開展基礎性研究。

  “我國極地研究是個相對封閉和弱勢的小圈子,希望更多人加入這個行列中來。”北京師範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程曉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設立北極工作領導小組,提升科技在我國北極工作中的支撐能力已成為刻不容緩的事。”

  並不遙遠的北極

  自1995年參加我國民間首次北極科學考察後,北極成了中國海洋大學教授趙進平終生的研究方向。

  目前,趙進平正在為今年即將開展的兩個國際合作北極科考航次而忙碌。如果一切順利,他去北極的紀錄將刷新至17次。

  “我國雖然不是一個北極國家,領土最北端距離北極圈有1400公里,但氣候變化與北極息息相關。”在趙進平看來,研究北極對我國意義重大。

  今年1月,一場“霸王級寒潮”讓很多人印象深刻,全國數百個城市最低氣溫刷新歷史紀錄。

  話題背後,是一個聽起來稍有些生僻的專業名詞:北極渦旋。正是它的南下,使包括我國在內的整個北半球溫度驟降。近年來,不少學者致力於研究北極海冰對我國氣候的影響。有研究發現,北極濤動和厄爾尼諾不能解釋過去持續異常的降雪和低溫天氣,北極海冰快速減少,也許是導致我國冬季極端降雪和嚴寒頻發等氣候變化的重要因素。

  這群學者中就包括趙進平。他説,自己的工作就是找出二者之間的聯繫,總結出規律,及時發出預警資訊。

  隨著氣候增暖,近年來這片區域的影響力已遠超氣候變化範圍,北極所有權爭奪越來越激烈,資源開發更是受到廣泛關注。

  尚未形成穩定的前沿研究團隊

  “北極研究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數據,但現在數據太少,突破性進展不多。”趙進平解釋説,“因為北極圈太大了。”

  因為種種原因,每次北極科考,“雪龍”船在北冰洋附近只停留45天左右,即使全力以赴,獲取的數據也有限。更重要的是,這些數據都來自夏天,而北極對全球的影響是全年的。

  如今國際同行的做法是,努力在北冰洋上投放大量長期連續工作的儀器設備,獲取全年數據。

  2015年,由趙進平擔任首席科學家的國家973計劃項目立項,投放的冰基海洋剖面浮標至今已在北冰洋運作260多天。這也是迄今為止,我國北極研究領域唯一的“973”項目。

  張俠給記者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科研人員發表140篇有關北極的SCI科學論文。據不完全統計,當年從事北極研究的科研人員約190余人。“從資金投入、科技人員和論文成果數量看,規模偏小。雖然個別領域有部分研究成果達到了較高水準,但尚未形成穩定的北極科技研究前沿團隊。”

  程曉説,我國大學和科研院所在北極地區開展的工作屈指可數,由於缺乏參與,無法對我國北極事務提供強有力的科技保障。他以衛星遙感為例説:“我國的遙感衛星在北極地區幾乎不成像,目前也沒有地面接收設施。”

   呼喚國家北極戰略

  去年,同為非北極國家的日本宣佈啟動了一個名為“北極可持續挑戰”的項目,這是日本北極研究的國家旗艦項目,持續至2020年3月。項目提到,將與挪威、美國等聯合建設共計10個觀測站。

  趙進平説,自2012年起實施“南北極環境綜合考察專項”以來,我國加大了對極區環境考察的投入,但經費只支援現場科學考察,不支援科學研究。此外,國家科研投入有限,難以支撐相關單位的科技人員全職從事北極研究,這制約了我國北極科研的發展。

  程曉建議,設立北極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科技、政策與經濟委員會,負責統籌和協調國內政府部門、大學與科研機構以及企業等在北極的活動,形成相互依託的聯動機制。(科技日報北京5月7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